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18072989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对亚太地区重新“安排”,1921-1922年,美国主导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参会的九国签署了一系列包括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条约,但作为参与国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却反受其害。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三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亿美元,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1)材料一中,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关于中国问题的条约是什么?华盛顿会议对国际局势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中,为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实施了什么政策?指出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
(3)材料三中的《联邦紧急救济法》是在美国历史上哪一场改革中颁布的?这场改革的显著特点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哪些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往往是多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识读地图——战争改变世界】

                                      图一     对峙中的两大集团                                                     图二   邪恶的“轴心”(柏林-罗马-东京)
(1)识读地图概括两幅地图所反映的局势对世界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走近人物——感受伟人改变困局】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1933罗斯福就职演说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社会矛盾加剧,工厂事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饿严重。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2)根据任务二   并结合所学,两位伟人是如何改变国家所处困境的?

【释读史料——共对危机】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以苏联解体为标志而结束。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摘自《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方案。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表现在哪些方面?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中国给出的方案分别是什么?
2024-04-01更新 | 7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在亚欧大陆北部广袤的土地上,有一个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联邦,几个世纪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民族,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很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   1917117日,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摘编自《全球通史》等

材料三   19131938年苏俄、苏联制造业生产年度指数(以1913年=100为比较)

——据【英】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绘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俄国解决“关键弱点”后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2)材料二中十月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两项经济政策的实施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有的同学认为苏联实行计划经济政策后形成的建设模式存在弊端。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024-03-03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公元1300-1820年中国和西欧人均GDP比较


——资料来源: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1)从材料一的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500年到1820年西欧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哪些史实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列宁说:“当我们用‘强攻’的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后,我们则必须改变。”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大国崛起》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强攻”的办法是什么?面对失败,他是如何“改变”的?
(3)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是如何“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
2019-05-17更新 | 4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