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汉的科技和文化 > 造纸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8 题号:1808660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以良渚、二里头等四大都邑为重点。通过DNA检测等技术得知,距今5000-4500年,原产于西亚的小麦、黄牛、绵羊和冶金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大约在4300年前被中原地区吸收,成为中原文明的组成部分。西亚冶金术与中原地区的1000度高温冶炼的技术结合后,出现了陶范铸造法,最终发展为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青铜容器铸造技术。同时,中国的农作物种和栽培技术,向西传到中亚、西亚,最后到了欧洲;向南传播到东南亚、太平洋西南地区;向东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

——摘编自王巍《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所取得的部分重大成果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   用蔡伦的方法造出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书写,而且原料来源广,价钱便宜,可以大量生产,因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灬中国发明的造纸术,逐渐传到世界各地,公元384年,中国东晋胡僧摩罗难陀,率一队和尚渡海到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国,国王请他在朝鲜传授造纸术。后来,日本人学会造纸,是由朝鲜中转过去的。公元751年,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带领军队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唐军大败,被俘者很多,其中不少曾当过造纸工人。阿拉伯让他们开办造纸厂。这样,中国的造纸术便传到了阿拉伯,后由阿拉伯辗转传到印度,后来再传播到欧洲。

——摘编自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2)人们称蔡伦造的纸为“蔡侯纸”。根据材料二,指出用蔡伦的方法造出的纸为何得到普遍的使用,并归纳造纸术向外传播的特点。
【知识点】 造纸术 解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贤”(选贤与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1)材料一中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汉代哪一科技成就的工艺流程?为这个成就的改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这一科技发明对人类有何贡献?
2023-12-11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东汉形势图                                                  图B   祖冲之像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倘若按综合实力分析,应当说宋的经济实力比辽、金强,远超汉唐。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都是在宋朝出现或得到推广的。在宽松的知识分子政策下,宋代学术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学术空气空前活跃,可以说是继战国之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摘编自李裕民《宋代积贫积弱说商榷》

(1)材料一图A时期,宦官(人物)______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图B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把(成就)_____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宋应星的《______》一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_______”,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宋元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分别指出其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创新与国家发展的认识。
2024-04-04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图一文物所属的远古居民的名称。图二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图三是我国已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材料二   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水利示意图



(2)说出材料二示意图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这项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筑的?

材料三   自古书契(文书)多编以竹筒,其用缣帛(绢类的丝织物)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筒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皮、麻头及敝布(破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从此没有不跟着使用的),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3)结合所学指出“蔡侯纸”出现的时间。并说明造纸术带来的影响。

材料四   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不虚美、不隐恶”是对司马迁哪部著作的评价?该著作具有什么重要的史学地位?

材料五   《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5)写出材料五图示艺术作品的作者。该作者有何美誉?
(6)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024-03-17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