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286 题号:181550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联军的暴行,他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材料三:残垣断壁

(1)材料一中的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两个强盗分别指的是哪两个国家?

(2)材料一中所描述的强盗的暴行是什么事情?

(3)材料二中说“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何而言?

(4)面对材料三这段残垣断壁你最想说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6月的这场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材料一中的“这场禁烟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中国被迫接受的“条件”写在什么条约里?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我,没有到过圆明园。但,我感到灼伤的痛楚,我听见你在低泣。

——张晋松《我没有到过圆明园》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在这场战争前后攫取好处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材料三:



(3)请写出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各1例。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三两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之间的关系。

材料四: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4)材料四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
(5)通过阅读以上材料和解决问题,你有什么感想?
2021-12-17更新 | 4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1908年孙中山说:“扶清灭洋之义和拳……为千古所未闻,然足见中国人民有敢死之气。”同时又说:“清廷有排外之举,假拳党以自卫,有杀洋人、围使馆之事发生,因而八国联军之祸起矣。”

——顾则徐《清末民初思想领袖评价义和团总览》

材料三:“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之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1)根据材料一,太平天国实行的土地政策体现了什么思想?对此你有何看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两次农民运动的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说明了什么?
2021-11-09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摘编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材料三   19401225日,中共中央发布《论政策》的党内指示,进一步阐明抗战期间的土地政策,对减租减息政策作了……规定:一方面规定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又规定农民交租交息,土地所有权和财产所有权仍属于地主。

材料四   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


(1)据材料一、概括《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局限性。
(2)材料二、三中,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面对“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的现象,中国共产党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4)综上所述,从土地政策的制定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2024-02-25更新 | 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