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法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冯将军,英名天下闻……十荡十决无当前,一日横驰三百里……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光)、咸(丰)以来无此捷。”这首《冯将军歌》作于1885年,作者为清代文学家黄遵宪。诗中的“捷”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B.中法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招重点初中模拟联考(一)历史试卷
2 .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回顾中法交往,以望过去,而鉴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88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特别派遣的“国王数学家”到达北京,康熙皇帝重视并亲自接见,正式开启了中法间的交往交流……法国的钟表、油画、纺织品等成为清宫内艺术创作借鉴的对象。地理测绘、数学、医学、建筑等科学领域,珐琅、玻璃、绘画、版画等艺术领域也受到法国的深刻影响。这一时期,大量中国工艺品和书籍进入法国宫廷和贵族的收藏视野,引发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中国风艺术”创作风潮。

——摘编自徐秀丽《“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印象》

材料二:随着这场战争的展开,清政府在频繁与法国接触后,权衡国内外情势,签署《中法新约》。中越宗藩体系崩溃,晚清政府的宗藩体系逐渐向近代外交转变,而且清政府外交目的、外交手段也在战争中逐渐形成和成熟。

——摘编自王建辉、李莹《从中法战争分析晚清外交思想》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政策,尤其是对法国的政策表现得灵活、务实。1963年底,周总理接见戴高乐特使富尔,谈到中间的共同点时说:“莫斯科三国(苏美英)部分禁核试验条约,你们没有签字,我们也反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不允许几个大国垄断世界事务”。

——摘编自王惠《新中国外交》

材料四:60年来,中法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始终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平等交流促进文明互鉴、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两国关系创造多个“第一”、取得丰硕成果,不仅造福于两国人民,也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重要作用。

——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就中法建交60周年的贺电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中法交往的特点。
(2)写出材料二中“这场战争”的名称。并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中法建交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指出中法建交60年来保持稳定关系起到的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北区、鱼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小梁正在准备手抄报的资料,其内容包括“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镇南关大捷”“义和团运动”。该手抄报的主题可能是(     
A.近代化的早期探索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D.民族危机的加剧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世纪中后期,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地区出现严重危机。下列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清军将领冯子材在①取得镇南关大捷
B.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②建省加强管辖
C.法国军队在③偷袭军港,炸毁造船厂
D.日军在④偷袭了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2024-06-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东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发布上谕感慨道:“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援应,何至处处牵制。”随后就海军建设中“船厂应如何增拓,炮台应如何安设,枪械应如何精造”要求督抚大吏各抒已见。材料说明清政府(     
A.盲目高傲自大B.成为“洋人的朝廷”C.强化边疆管理D.近代海防意识提高
6 . 杰出的历史人物,因时代而生,影响着历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下图“错误”,并加以改正。
(1)754年,玄奘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1884年,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永福率部抵抗并成功击退进犯台北的法军。
(3)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国民法典》,以法律的形式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4)1859年,美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打破了基督教宣扬的神创论。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近70岁高龄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驰赴沙场,精忠报国。这体现出(       
A.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B.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
C.坚持创新的优秀品质D.忠烈坚贞的民族气节
2024-06-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英雄历来是国家、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为了解英雄人物,感受英雄事迹,传承英雄精神,李华同学整理了如下资料,①处可填写的是(     
主题:___①____
林则徐1839年禁烟运动
左宗棠1878年收复新疆(除伊犁外)
刘铭传1884年率部击退法军对台北的侵犯
邓世昌1894年黄海海战中为国捐躯
A.抵抗外辱,维护统一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边疆危机,维护独立D.反抗封建专制统治
2024-05-2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年山西省长治市沁县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卷(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吁嗟乎!马江一败军心慑,龙州拓地贼氛压。闪闪龙旗天上翻,道咸以来无此捷。得如将军十数人,制梃能挞虎狼秦;能兴灭国柔强邻,呜呼安得如将军!”这是清 代文学家黄遵宪在中法战争结束后创作的诗歌,表现了某位爱国将领保家卫国的英   雄事迹,希望在国家多难之际,能够有更多的人才涌现。诗中讴歌的这位民族英雄是(     
A.左宗棠B.冯子材C.邓世昌D.张自忠
2024-05-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世以来,列强自海上骎骎东来,面对古老中国紧闭的国门,屡屡叩关寻衅。昔日不设防之万里海疆,成外敌疯狂入侵之坦途……中法战争后,清廷决定大治水师,首要举措便是加强北洋海军建设,到1888年,北洋海军共有铁甲舰、巡洋舰、鱼雷艇等各军舰41艘,其次为建立新式学堂如威海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为近代海军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

——摘编自李斌《李鸿章与晚清海权》

材料二:洋务运动兴起后,近代海防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被纳入统治者的决策视野,最后被逐步付诸实施……19世纪70年代,西方近代海疆观念也正式传入中国。1874年,希哈里的《海防新论》由江南制造局翻译成中文出版。这本书成为海防论者强有力的思想理论来源。如李鸿章在争论中就直接引用了该书中的观点,提出建立海军,守护海疆的主张。

——摘编自李德元《论中国近代海疆观念的形成》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海防事业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海防事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谈谈海防建设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