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 题号:1824415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材料二 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了六国,并采用以法家为主、兼蓄并用其他学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格局。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统治者创新制度所具有的历史条件。

材料三

2015年,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观赏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
张骞通西域路线图

——摘编自凤凰网及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举措及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政治文明历程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说出秦朝所创立的政治制度。结合秦朝地方行政制度说明秦朝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二评价元朝行省制的历史作用,必须着眼于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从形式上看行省制及其带来的中央集权模式来自蒙元统治者对帝国疆域军事控制的偶然行为,实际上,其背后又隐藏着古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发展历程的必然抉择。

——《元代行省制度(下)》


(2)依据材料二,归纳元朝实行行省制的历史背景。
(3)依据所学,将下面近代英国、法国和美国推进民主政治进程部分成果表补充完整,并概括说明这三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历史影响的共同点。
革命名称领导人物法律文献政体形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克伦威尔《权利法案》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共和制
法国大革命罗伯斯庇尔
(1791年宪法序言)
共和制

材料三1919年5月18日,李大钊在《秘密外交和强盗世界》一文中指出.在这场斗争中,要把反对曹、陆、章这般卖国贼和反对整个卖国政府,推翻封建军阀统治结合起来;要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反对所有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结合起来……他促使中国人民在这场革命运动中,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的强盗面目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推动了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

——樊亚玲《李大钊北京十年》(思想篇)


(4)材料三反映了五四运动是怎样的一场运动?结合所学,指出这场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中的标志性意义。

材料四刘少奇在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基本内容的说明中指出:这个制度所以能够成为我国的适宜的政治制度,就是因为它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的权力。能够便利人民群众经常经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


(5)依据材料四,说出刘少奇所说“这个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指出这一制度的确立有何重要作用。
2020-06-23更新 | 1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它和西周分封制的区别,主要是:一、封国的君位和贵族职位都是世袭的,而郡守、县令则可以随时由朝廷任免;二、郡县必须直接接受朝廷的命令和监督,而封国对王朝则不一定。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郡县制的主要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材料二   ①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②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③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④1936年正式成立的东北抗日联军,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等少数民族,充分体现了多民族团结抗战的特点。

⑤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2)用材料二的史实,补充说明A、B、D对应的观点。(填序号,每项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序号观点
A:民族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
B: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理。
C: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D:面对外敌,中华民族显示出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材料三“丝绸之路”为沿途地区的社会交往提供了通道。盛唐时期的长安,中西文化交融。陕西西安出土的“唐骑驼乐舞三彩俑”,骆驼昂首挺立,中间一胡人跳舞,其余四人围坐演奏胡乐……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丝绸之路的作用及盛唐时期长安文化发展的特征。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2023-04-21更新 | 5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秦朝建制示意图



(1)材料一的图一中A处对应填写的人物是谁?
(2)材料一中图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其中B代表的等级身份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实行这种制度起到的作用。
(3)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其中“太尉”“御史大夫”的职责分别是什么?但最后的决断权由什么人掌控?
2023-11-02更新 | 6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