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的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6 题号:18451337
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从屈辱、抗争到伟大民族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的开始】

材料一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不屈的抗争】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19253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培先生的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伟大的复兴】

材料四   20212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荜路蓝褛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


(1)材料一中,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哪一条约签订开始的?
(2)材料二中人物主张学习西方哪一方面的技术?请写出一例为此创办的企业名称。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材料三中“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的是什么革命?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中国近代史既然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史,还是一部学习西方的探索史。让我们共同探究晚清时期的这三部历史。

【列强的侵略】

材料一:见下图



(1)请分别写出上图1和图3两个条约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

【人民的抗争】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2)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了哪一救国方案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各阶层人民奋起反抗。请举出一位反抗外来侵略的清朝爱国官员(或将领)。

【艰难的探索】

材料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注: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可以勤远略(注:远方的国防战略事务)。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4)举出一例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所创办(或参与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四:见下图



(5)据图指出洋务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
2023-10-13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图文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图A斯蒂芬森与蒸汽机车

图B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图C机器时代的“享受”
图C配文:19世纪后期,英国的有钱人以乘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为时尚。汽船在河水中冒着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也使河水变得污浊不堪。

图D早期汽车

图E“信息时代”

材料二: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由此诞生。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图A,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试车成功,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什么时代?联系图B,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利用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2)图C机器时代的“享受”,请你解析推测一下,这是第几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恶果?请你解答“……浓烟……污水,河水变得污浊不堪”是怎么回事?
(3)图D早期汽车的发明,彼时,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科技是一把双刃剑,阅析材料二,写一写现代塑料的发明,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4)请你写出图E“信息时代”,这一时期中国的科技贡献?(1例即可)
2024-06-12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压迫下,民族危机加剧,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至今仍处于以1840年为时间起点的历史性大转型之中,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大国由盛转衰,深陷“落后就要挨打”之后,重新崛起的轨迹,其与历史上“治乱交替”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摘编自顾骏《大国方略: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材料二:1894年9月,黄海风云突变。……几乎不约而同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和俄国的军舰都聚集在这里,等待集体观摩一场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历史进程的殊死搏斗。……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记录片《走向海洋》

材料三:“这个条约使清政府感激涕零,愿意从此更忠顺不贰地做列强的孝子贤孙;而列强由此就更直接地成为清政府的监护人。各国使团成为中国实际上的太上政府,凌驾于‘禁城’中的朝廷之上。”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


(1)材料一提到的“历史性大转型”的起点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
(2)材料二中英、法等国集体观摩一场“殊死搏斗”是哪一次战役?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3)结合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 “这个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的孝子贤孙”的条款。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给以上探究确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面对这段历史,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2021-11-06更新 | 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