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早期殖民掠夺 > 英国的殖民掠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18549798
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帝国主义即战争”,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真理,以至在20世纪中让人类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信息一:


信息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信息三: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xx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漫画一反映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名称是什么?漫画二中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这一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2)信息一中发生对峙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知道信息二中所说的“分割大陆和海洋”最多的国家是哪个吗?
(3)《xx公约》指的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最大的获益国是哪个国家?这个《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新秩序?
(5)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全世界的安宁,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看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成为欧洲第一个棉花集散中心。然而,16世纪,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原棉和棉纺织品的流转,打击了威尼斯的棉花产业。雪上加霜的是,1589年,英国商人从奥斯曼帝国手中获得了影响深远的贸易特权。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二   英国利物浦的商人将棉花和棉产品贸易打造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贸易之一。1800~1860年间,棉产品占英国出口总值的40%至50%。1860年,棉花占美国所有商品出口价值的近60%。这些商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全球经济体,棉花位于其中心位置。

——摘编自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三   18世纪末以后,国内外市场对棉花的需求激增,这使得美国南方的种植园经济迅速发展。奴隶主带着大批奴隶积极向西部迁移,垦地植棉。到1860年,肯塔基州等地已成为主要的种植园植棉区,黑奴数量激增。

——摘编自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威尼斯棉花产业衰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棉花位于全球经济体中心位置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需求激增对美国产生的影响。
2021-06-29更新 | 4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5—19世纪,世界正经历巨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
1490年18.318.32.45.45亿
1570年19.213.11.67.28亿
1650年22.78.15.111.71亿
1852年24.97.49.08,211,300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材料二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得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得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得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有人认为哥伦布给美洲大陆既带来了文明,又带来了灾难。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中,如何理解“哥伦布给美洲大陆带来了文明,又带来灾难”。
2022-02-18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7世纪,可可豆最初作为一种农作物,在巴西的葡萄牙殖民地被种植,并未 进入统一管理的种植园……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他们转向了统一管理的种植园模式,让来自西非葡萄牙殖民地的奴隶进行劳动。可可产业充分利用了不同年龄段的奴隶,从蹒跚学步的孩童,到一条腿迈进坟墓的老人,奴隶们全都劳动起来,最大限度地压榨、剥削了奴隶的劳动成果。随着欧洲对巧克力的不断追捧以及巧克力市场的不断扩张,据统计,大西洋奴隶贸易总量的近10%都流向了巴西的可可豆种植园。

材料二   18世纪时,巧克力是贵族的专属吃食,常出现在人们的谈资中。而到了19世纪, 巧克力的形象更为“惬意”,成为中产家庭生活的象征。巧克力不再是与放纵相关的奢侈品,对越来越多的家庭而言,它是一种健康的营养品,是体贴的母亲给孩子提供的爱心食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可产业兴起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巧克力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综合以上探究,说明资本主义发展过程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2024-04-04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