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戊戌变法 > 戊戌变法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6 题号:18739388
报刊是时代的印记,记载着社会的大事,反映着时代的特征,见证着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随着日本在华势力的增强和政治经济利益的扩大,日本在华新闻事业的发展势头不减,到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已累计有中文报纸33种,试图影响中国读者和舆论,干预中国政治,体现出明显的政治倾向……七七事变后,日本相继在沦陷区新创办了三十种以上的中文报刊……它们大量刊登颂扬日本对华侵略战争和傀儡政权的报道,宣传“建立东亚新秩序”“治安强化运动”和“防共、剿共”。日本依靠这些通讯社和报刊,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宣传网络,为其侵战争服务。

——摘编自易文《中文外报:一个独特的的研究视野》

材料三:下面是改革开放后某地区报刊行业发展概况表。

时间概况
1989年《成都晚报》的广告收入达600余万元,较1983年的56万元增长了近11倍
1995年《华西都市报》报刊,注重市民新闻的报道,关注报道角度与质量,赢得好评
2010-2015年《成都商报》已拥有500余万微博粉丝,官方微信关注粉丝也超过20万

——据秦绍德、沈国麟《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的轨迹(1978-2000)》等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这些报纸和著作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日本人在中国创办报刊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行业的发展特点,并指出其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怎样的时代需求。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报刊在历史研究中作用的认识。
2023·广东东莞·一模 查看更多[4]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历史人物。
(1)《资政新篇》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慷慨表示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维新派人士是___________
(3)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是___________
2022-12-26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

图1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
布变法,9月21日,慈禧太
后发动政变,重新把握政权。
图2变法图强

图3孙中山

图4民主科学

(1)图1江南制造总局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口号是什么?
(2)图2的“变法”指的什么运动?拉开这次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是什么?请列举一位本次事件的代表人物?
(3)图3人物的指导细想是什么?领导了什么革命?
(4)图4“民主科学”是哪一运动中提出的口号?举两个代表人物。
2019-02-01更新 | 2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1840年以来中西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汇,新的事物和思想观念冲击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李老师“千年之变”为主题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千年未有之变局】
(1)请分别介绍下面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并归纳他们身上共同的精神品质。
中国近代史顺口溜(节选)
①(事件)是开端,五四运动是界线,中国社会性质变,半殖民地半封建。仁人志士求救国,金田起义对清廷,洋务运动学西洋,②(主张)孙文提。一九一二元旦庆,中华民国定南京,青年杂志新文化,反对军阀不复古……

任务二   【千年未有之创举】
(2)观察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上的两块浮雕,简述两幅图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并比较两个事件的相同之处。

       1   武昌起义浮雕                           2   五四运动浮雕
任务三   【千年未有之解放】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

——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该部法律的性质。
(4)材料中陈独秀认定的“两位先生指什么?该运动有何影响?
2023-10-18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