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15 引用次数:66 题号:18886428
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材料一


材料二   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的系列外交活动

年份外交大事
1917年3月中国与德断交,成立临时国际政务评议会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8年中国对德宣战,为收回利权积极参与和会
1919年为能参与和会争取主动,中国倾向联美制日

材料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正式发表,宣称:(苏美英)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材料四   邓小平认为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最好方式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根据中国的实践,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中国统一问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

——董文文《论邓小平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


(1)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处理民族关系及边疆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将示意图补充完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北洋政府为解决山东问题系列外交活动的背景与目的。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所提出的领土主权要求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国两制”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1】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和解读,并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加以应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商鞅方升”,它被连续使用了120多年之久,其器壁三面及底部均刻有铭文。

   铭文1:“十八年,齐率卿大夫众来聘,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官职名)秋(商鞅)定积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
铭文2:“廿六年(公元哲??!年),皇帝尽开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隗状)、绾(王绾):法度量则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之。”
(1)这件商鞅方升属于(     
A.第一手史料B.第二手史料
(2)请你阅读铭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与这两段铭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
铭文1:_____
铭文2:_____
材料二:_____

良渚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良渚古城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圮》


河南洛阳白马寺:始建于东汉,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

      
战国水陆攻战纹铜壶:第三层刻有水陆攻战的图案,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

   
陶寺都城遗址:距今4300-4000年。学者从遗址所处的位置和存在时间推论,这座大城很有可能是尧都平阳,认为当时的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风鸟纹刺绣:阿尔泰巴泽雷克墓(今俄罗斯境内)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风鸟纹刺绣,刺绣工艺与中国的传统工艺一样,其中的风鸟形象是楚文化的特色。
(3)从材料二中找出能体现以下主题的史料。(写序号,多选、错选不得分)
中华文明的起源:_____
动荡与巨变的时代:_____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_____
(4)请你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动荡与巨变的时代”、“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中任选一个主题,根据你刚刚选择的材料二中的两则史料,说明该史料与所选主题的关系。
主题序号说明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023-10-02更新 | 147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域自昔我胡错居,道路时为闭塞。至汉征匈奴,武帝闻月氏族与匈奴有怨,欲诱之共击匈奴,乃遣张骞使月氏……后霍去病破匈奴右地,金城河西、盐泽之间,不复有匈奴,于是……设四郡,武帝发使抵安息,奄察、黎轩诸国,使者相望于道。

——据马亚辉《边疆经略与交通变迁的互动》等整理

材料二 史料:

A《穆天子传》出土于战国墓,记载了约3000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
B新疆阿尔泰巴泽雷克慕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C东罗马(4世纪末一1453)金币,发现于西安何家村唐代陶罐。
D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秦始皇兵马俑馆前的一处窑砖瓦址时,发现了百余具骨弦,DNA检测显示,在提取的15个骨骸样本中,有一个属于比较典型的“欧亚西部T类群个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汉武帝时期“张骞使月氏”的目的及带来的影响。
(2)关于丝绸之路的开通,学术界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有了丝绸之路。若你支持该观点,你会选择材料二中哪三个史料作证据,并说明选择这些史料的原因。
2024-02-19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困难 (0.15)
【推荐3】秦始皇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二   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式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由秦始皇首创的“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的制度是什么?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在全国推行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汉初在地方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诸侯王拥有哪些权力?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的措施。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可抄袭原材料作为答案)
2020-01-19更新 | 2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