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中外交往 >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 鉴真东渡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7 题号:190511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简述图中人物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贸易最远到达的地方,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3)比较材料二两幅图,概括元代对外交通的特点。
(4)根据材料一、二,提炼一个主题。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遍访天竺的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历经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所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行交易。

——《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佛学大师”是谁?由他口述,弟子记录成册的珍贵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高僧”是谁?他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3)材料三中“郑和率船队”远航的目的是什么?郑和远航有何意义?

(4)材料四体现的是清朝的哪一政策?

(5)结合上述材料进行对比,谈谈对外开放对一个民族发展的意义。

2018-10-30更新 | 11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材料二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借助)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以上材料均选自人教版七下《中国历史》


(1)据材料一,说明唐朝对外交往的政策是什么?唐朝对外交往取得成就有哪些?(举出两点即可)
(2)据材料二,从科技方面说明“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宋朝海外贸易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3)据材料三,说明以乾隆帝为代表的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实行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2020-08-10更新 | 1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你所在的学习小组为进行“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单元学习成果的展示,搜集整理了下列史料,请你完成相应任务。

材料   下图依次为图1、图2、图3、图4、图5、图6

——据孙英刚《隋唐:盛衰的痕迹》等书籍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图1名称,并简述这一工程的价值。
(2)选出最适合用来探究“唐朝中外交往”的两则史料。(写图片序号)概括唐朝中外交往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兴盛的原因。
2024-06-08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