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老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5 题号:19089080
民生问题历来都是国家、社会和公众十分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张老师以“增进民生福祉,共创美好家园”为主题召开了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活动。
任务一   【民生思想闪耀光芒】
(1)一组同学收集和分享了中外思想家的名言警句,请从民生的角度解读老子思想蕴含的智慧,简述孙中山为践行其民生思想所作出的努力。
圣人(执政者)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一国之内,人民的一切幸福都是以政治问题为依归的。国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要解决民生问题,先从政治上来着手”。

——《孙中山选集》


(2)二组同学收集和分享了如下民生工程的图片。分别简述下面两个工程是如何改善民生的。

任务三【民生方案彰显智慧】
(3)习总书记常常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而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政策或制度的依托。三组同学搜集了如下制度和政策,请你任选其中一个角度,以“制度或政策赋能民生福祉”为题写一篇150左右的宣讲稿。
制度保障民生:科举考试制度   社会保障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策改善民生:休养生息政策   新经济政策   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关。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主要著作是什么?
(2)材料一图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该主张符合孔子哪一核心思想?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021-11-30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我校七年级学生“走进百家争鸣”为主题开展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②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③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

④为政以德,警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⑤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募,则国家之治薄。

⑥治强生于法,弱乱生于阿。


以上是同学们整理的百家之言,其中属于儒家和法家的名言分别有哪些?(只写序号)从上述名言中我们可以得出百家争鸣各学派辩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022-11-16更新 | 1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材料二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1)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出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术流派有哪些?
(2)请列举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教育方面和政治方面的主张?
(3)请列举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4)法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学术流派,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请例句出韩非子的主张以及代表作是什么?
2022-10-29更新 | 7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