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 题号:17110589

材料一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2家被发展成学派。

材料二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1)请结合课本知识,列举出百家争鸣的主要学术流派有哪些?
(2)请列举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教育方面和政治方面的主张?
(3)请列举出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4)法家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学术流派,韩非子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请例句出韩非子的主张以及代表作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汤武不循(遵循)古而王,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摘自《史记商鞅列传》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变法法令中,对后世行政管理制度影响最大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下图



(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
(3)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社会大变革,中华文化开始勃兴,古圣先贤纷著书立说,在思想领域出现了怎样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材料三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教育贡献主要有哪些?
2019-09-28更新 | 6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献资料、实物资料是我们探究历史真实的载体,是我们论从史出的依据。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天子问匈奴降者(投降的人),都说匈奴打败了月氏王,用他(月氏王)的头作为喝酒的器具,月氏远逃且一直仇恨匈奴,但却苦于没有帮手来共同抗击匈奴。大汉正想消灭匈奴,听了这话,就想派使者去月氏。出使必须经过匈奴地盘,于是就招募敢于出使的人。张骞以中郎将应募,出使月氏。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开凿于初唐(唐618—907年)的莫高窟第323窟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如下图)。该图讲述的故事是汉朝军队击败匈奴,获得两尊金人,却不知道这是什么神,于是皇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寻访金人的来历。


——摘自莫高窟第323窟故事

材料三 2015年底,江西省南昌市汉武帝之孙海昏侯刘贺墓的发掘震动全国。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生平故事的屏风和竹简《论语》(如下图)等珍贵文物上万件。


——摘编自相关考古发掘报道

材料四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材料和第二手材料。第一手材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材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材料所作的研究及解释。


(1)材料一中张骞出使月氏的目的是什么?《史记》的作者是谁?该书的历史地位如何?
(2)材料二反映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骞出使西域有什么历史意义?
(3)材料三出土文物反映了墓主人尊崇哪家思想?这可能与汉代哪一项政策有关?
(4)最可信的史料是第一手材料,结合材料四的知识,判断材料二和材料三哪则属于第一手材料?
2022-02-16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材料一:如下图



(1)春秋时期因参与争霸战争失败而自杀的国君是(国君名称)?根据图一、图二,写出这一时期发生的一场重大战争的名称。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条有关春秋战国时期历史变迁的信息。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思想观点列表

学派观点
儒家为政以德,警如北辰(北晨: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围绕)之
墨家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懋,若此则天下治
道家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法家万乘之主,干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崴势也
(2)归纳材料二中各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指出这些学派之间辩论的焦点?
(3)综上所述,归纳中华文明的发展特征。
2022-04-0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