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1969376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材料四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摘编自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材料一所示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在__________(地点)成功召开的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名称);材料二所示制度是我国在__________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时确立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名称),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我国的第一个自治区。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依据下面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会议筹建新中国】

A20世纪40年代末,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上次未是光绪帝召见。……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B.下午三时,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就位,乐队奏《义勇军进行曲》,毛泽东主席宣布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主席亲自开动有电线通往广场中央国旗旗杆的电钮,使第一面新国旗在新中国的首都徐徐上升。

——摘编自《人民日报》1940102

(1)上面A、B各指什么事件?B中几处划线内容与A有何内在联系?
【英雄孕育新中国】   
(2)指出上面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各自的含义,及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内涵。
【名人盛赞新中国】

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红五星,共庆山河改。

——陈毅《开国小言》


(3)概括上面这首诗要表达的主题。并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023-08-04更新 | 4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2)依据材料二、三,归纳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3)根据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2018-06-03更新 | 1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实现民族独立并进行国家建设是中国人民重要的历史任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一次肩负着建国使命的时代盛会。毛泽东在大会上致词:“这一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宣布自己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摘编自何雨阳《国庆感怀:69年前,他们如何协商建国?》

材料二   建国初期,党根据实际情况,颁布法律,发扬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国家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并集中力量治理了淮河和修建了荆江分洪、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等骨干项目,初步改变了旧中国江河堤岸年久失修、水患频繁的状况。各地还大力整修水渠塘堰,扩大农田灌溉面积。进行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后……195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11318.4万吨增加到16393.1万吨,增长44.8%。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为尽快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保卫国家的安全,在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后,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正式开始。……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还建立了独立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以及国民经济体系。

——摘编自赵朝峰《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

材料四   工业化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会议?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会议有何特点?结合材料说说“我们的工作”将推动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2)根据材料二,说说建国初期,党和国家是如何“发扬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的?材料二中,国家还进行了哪些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材料分析,这些工程建设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迅速展开“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的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指出工业化建设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结合材料三、四,分析“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四中所取得的成就有何关联?
2024-04-28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