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夏商周的更替 > 分封制和宗法制 > 分封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19813910

材料A

大盂鼎的介绍
馆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主人:盂
鼎高:101.9厘米
鼎重:153.5千克
出土:陕西
附铭文:省先王(遵行先王的制度),受民受疆土。

材料B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1)材料A、B都是研究西周文明的重要史料.其中,属于实物史料(第一手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_
(2)属于文献史料(第二手史料)的是材料________。(选A或B,涂卡)
(3)材料A和材料B印证了西周实行________制度。

材料C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这一局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变化。《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4)依据材料C,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写出两点)和影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产生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这一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所以后人评价他: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齐桓公曾经问管仲:“寡人好声色犬马,会不会不利于霸业?”管仲说:“那些都是小事,于霸业无损。为霸者担心四件事,一是不知贤,二是知贤不用,三是用贤不任 四是用贤并用小人。”齐桓公采纳了管仲的建议,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实?概括材料一管仲谏言的要点。

材料四:


(4)图一 、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些历史时期的形势图?这两个时期社会急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19-05-04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请你运用所学整理以下学案,完成探究性学习。
探究一:【制作工艺创新】

商周时期的工匠铸造青铜器采用的工艺,主要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


(1)运用所学,写出“采用以上工艺制造出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的名称。
【生产工具创新】

铁器发生影响的方式人人都很熟悉。比以往工具生产效率更高的铁制工具使农业有可能从起初的黄河流域向南扩展到森林茂密的长江流域。


(2)铁制工具出现在我国什么时期?从材料可知,与以往工具比,铁制工具的优势是什么?
探究二:【建筑工程创新】
(3)中国古代哪一著名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水利工程由谁主持修建?
(4)长城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最早的生命线条,秦汉王朝留下的生命记号。”“修筑长城,是西周以来农耕文化对付游牧文化侵扰的又一项措施。”依据上述材料可知,西周以来“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三:【政治制度创新】
      
(5)依据图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周为巩固疆土,实行什么制度?
(6)写出图二呈现的秦朝政治制度的名称。写出秦朝创制该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7)结合所学,将图二中A处填写完整。写出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
(8)综上所学,中学生应该培养什么精神?
2023-10-17更新 | 12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材料二   



(1)材料一中提到的“夏”的建立者是谁?“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标志是什么?
(2)商朝“至纣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的决定性战役是哪一场战役?
(3)夏商和西周的更替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应该怎样统治才会长久?
(4)材料二中所述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西周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当时诸侯需要向周天子履行哪些义务。
2022-10-28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