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海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9815632
[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

材料一

观点内容
学者A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途径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学者B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业的商人,参与丝绸之路的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并不以获利为目的,而是以宗教传播为己任。
学者C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交流史上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

——据耿昇《丝绸之路研究在中国——昆明丝绸之路学术会议综述》等整理

材料二   海上丝路主要繁荣于中唐到宋元时期。该路指从中国东南出海至太平洋,或经南海至印度洋到南亚、西亚及非洲的航路……唐以前海路一直是陆路的补充,但中唐以后陆路阻绝,加之经济重心南移、指南针发明及航海技术进步,海上丝路开始繁荣,超过并逐步取代了陆路。北宋、南宋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非常重视商业和海外贸易,保证了海上丝路的持续兴旺。

——摘编自杨正位《丝绸之路的历史功能与当代启示》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强调相关各国要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了古老的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据《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等整理


(1)请将材料一中的学者观点与下表中归纳的关于丝绸之路多样性的表现对应(填字母代号)。
学者“多样性”表现
______________参与商贸文化交流的人员
______________丝绸之路的功能
______________丝绸之路的路线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唐到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通后,铁器也随之西传,并以其优质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古罗马著名的自然科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就指出,世界上没有一种钢铁制品能同中国的产品媲美。而随着丝绸贸易的发展,优质的中国丝绸成了中国的符号,西方将中国称为“丝国’如古希腊人把中国称为“赛里斯”,其字音就是由“丝”字派生而来的。

——选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材料四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黄河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而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生产落后。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回答,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了哪里?
(2)通过丝绸之路,汉朝除了丝绸、漆器等物品还有哪些技术传入西域?西域又有哪些物品传入中国?
(3)根据材料和所学概括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
(4)材料三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与“三国”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5)根据材料四,概括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因素有哪些?江南地区的开发给了你什么启示?
2022-06-26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古代著名中西陆上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汉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

材料三: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


(1)根据材料一说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在哪里?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2)对这条通道开通贡献最大的人物是谁?结合材料谈谈该通道的开通产生了什么作用。
(3)汉朝时期海上的航线被称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2021-01-20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交往·交流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将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材料二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中。

——《二十五史详解》


(2)依据材料二,说出沿着丝绸之路输出和输入的物品有哪些?(各举两例)

材料三   


   

材料四     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①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②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再转运到欧洲地区,因此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四划线部分,把与材料三中路线A和路线B相对应的路线序号填写在以下横线上。如果当时中国的丝绸等物品从海路运到欧洲,你认为哪条线路最合适?
路线A:(     );路线B:(     )

材料五   古代丝绸之路开创性地打通东西方大通道,首次构建起世界交通线路大网络;……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交互传播;助推了多样性文化交流,是东西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相互浸染、相互包容的重要纽带。

——摘自《求是》


(4)结合材料五,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填横线上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示例:丝绸之路是一条沟通之路。
理由:因为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与经济交流,所以说是沟通之路
丝绸之路是(     )
理由:(     )
2022-01-20更新 | 10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