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 题号:1983879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1)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卷对应题号后填写“未涉及”。
①百家争鸣这一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形成于我国战国时期。(     )
②法家思想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
③儒家思想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
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对日后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经济根源。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说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得到了秦国哪位国君的支持?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有哪些措施?
(3)商鞅遭车裂而死,商鞅变法触犯了什么人的利益?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说明理由。

材料四:“仁”即要爱人,要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

材料五: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4)材料四反映的是谁的思想主张?他属于哪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5)材料五反映的是哪家学派思想?战国时期采用该学派思想进行改革并取得重大效果的是什么事件?
(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将这一局面称为什么?

材料六: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七:都江堰示意图



(7)材料六中称赞的为修建都江堰作出重大贡献的“李太守”是谁?
(8)都江堰在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说说都江堰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
(9)综合上述材料,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发展变革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2-04-03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文字篇】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三道“长城”,第一道长城是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道“长城”是汉字……

——林语堂《如何理解中国人》


(1)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何时?秦始皇对汉字的发展有何贡献?
【思想篇】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派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2)材料二  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说出孔子对教育的贡献

材料三  (汉武帝)及其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3)汉武帝将“儒术”扩展并延长的举措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4)综合以上探究,围绕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你的建议
2020-11-15更新 | 4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了一个绝大的影响。”

材料三   蔡志忠漫画选


材料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与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想领域中非常活跃的局面。


(1)材料一归纳孔子的观点。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提到孔子在教育事业上留下了绝大影响,列举孔子有哪些教育成就?至少三个方面
(3)请回答: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表填写完整。
材料序号学派代表人物
图1法家
图2孟子
图3兵家孙子
图4儒家
图5道家

(4)材料四中所叙述的“思想领域中非常活跃的局面”,历史上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四,概括这种新局面出现的原因。
2021-11-17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