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 题号:20020791
某校901班同学围绕"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问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梳理史实,了解现代化进程

第一组同学梳理史实后,绘制了如图世界现代化进程示意图(部分)。



(1)请写出示意图中①②两处的标志性事件。

【任务二】研读资料,提炼现代化内涵

第二组同学通过收集资料,阅读整理,提炼了以下两个式子。



(2)结合示意图,根据“等式”提示说明英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
(3)同学们结合“不等式”提出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的观点。请运用示意图中近代中国在政治制度上探索现代化的一个史实加以说明。

【任务三】聚焦观点,认识中国式现代化两组同学聚焦如何推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探究。


(4)综合上述学习探究和所学知识,说说推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应有的坚持。
2023九年级下·浙江·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了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党哪一思想理论的内容?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
(4)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四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019-05-22更新 | 5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面这组图片记录了我党走过的革命历程,选择正确的序号填空。

①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②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③巩固和扩大了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习近平等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

(2)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多少周年?哪一事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怎样走的?

材料三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了“中国答案”。

——新华网《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

(3)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共存,“中国答案”是什么?

2018-06-05更新 | 6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材料一中的法律,开展了运动,巩固新生的政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我国第一部②类型宪法。③(时间),④的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综合上述探究,从社会主义制度角度为本次探究拟定主题。

材料二   

(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涌现出如材料二中“铁人”⑤等英雄人物;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如:1970年,我国用⑥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⑦。

材料三   

(3)⑧(会议)以来,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逐步确立起⑨体制。在20世纪末,我国人民总体达到⑩水平。
材料三呈现了我国进出口贸易差额,贸易顺差第一次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加入⑪(国际组织)。

2020-07-11更新 | 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