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007299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此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1)以上这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指出这次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通过活动与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历史感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顽强抗争史。每当我们重读近代史时,泪水总是夺眶而出。没有战争潜力的、败落的旧中国,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耻辱。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材料二:下图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以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具有侵略性的强国。日本对中国始终包藏着侵吞领土的祸心。19世纪末,作为“中国之巨祸”的那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两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

材料四:1900年8月16日,各国司令官“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北京陷于空前的痛苦之中……瓦德西给德皇报告称:“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1) 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 “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圆明园曾以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这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怎么变成了一片废墟?
(3) 材料三中作为“中国之巨祸”的是哪场战争?次“巨祸”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战争中列强的暴行?这次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哪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5) 在上述材料反映的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中,导致清政府一次次战败受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深刻的教训?
2017-11-27更新 | 9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英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894年,朝鲜战争爆发,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

——《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人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含义。
(2)材料二中“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侵略者在“中国社会的中枢”制造的暴行。
(3)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了“洋人的朝廷”?
(5)近代史上百年的血泪与屈辱给我们什么认识?
2022-12-21更新 | 4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并一步步走向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预料“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所以他们企图通过修约来扩大侵略的目的。当修约交涉失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就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1860年英法侵略者叫嚣“实行大规模的报复”,“占领京城,将皇帝逐出皇宫”,“让英国人成为中国的主人”。

材料二:18625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地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搬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不花费一分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获得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指的是什么战争?“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主要指什么事件?
(2)依据材料二,你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综上所述,这段历史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23-11-16更新 | 3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