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 大运河的开通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0 题号:20210376
船,勾连中外,穿越古今,见证着历史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1)材料一中的河指的是哪一工程?隋朝最终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六渡日本传播文化的唐朝使者是谁?宋代造船业发达,海外贸易兴盛,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郑和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了哪里?

材料三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鉴往知来,一百年来,从一艘小小红船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映照着嘉兴这座“红色根脉”之城,奋力书写蝶变跃升、跨越发展的新篇章。

——杜静伟《一叶红船起航见证百年征程》


(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始于小小红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423日是海军成立73周年,22日海军向全社会公开发布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深蓝!深蓝!》,宣传片在结束之后,暗含“彩蛋”。军事专家认为,第三艘航母研发采用很多新技术,相信应该在2022年下半年可以下水。

——摘自中国网《中国航母“三胎”安排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深蓝!深蓝!>发布》


(4)1949年4月,人民海军在解放战争的战火中诞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哪支队伍?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的开掘加强南北交通和交流,巩固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并且方便南粮北运。漕运之便,泽被沿运河两岸,不少城市因之而兴,积淀了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中华大地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


材料二:自宋代开始,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和四川成为丝绸主要产区,海外贸易进一步繁荣。据史籍记载,印度、罗马、东南亚、东非等50多个国家的海船常常直接到中国南方各地采购丝绸。宋代的造船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此时已经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宋代的巨大沉船,据初步探测,整船装载文物约有五万到八万件,相当于一个省级博物馆藏品的总量。这艘沉船的发现,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昔日的繁华与沧桑。


(1)图中ABC三处分别代表的是哪个地方?据材料概括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指出宋代闻名世界的两个大商港是哪里,其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023-05-3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

材料二   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的南北起点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20-04-26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说,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

材料一: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

材料二: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唐﹞吴兢《贞观政要·政体第二》

【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请你自北向南依次写出隋朝大运河的的四段名称,并概括隋朝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原因。请写出材料中对治国理政最具借鉴意义的一句话。
(3)材料三的文物出自哪一朝代?从中可以感受到哪些社会信息?
2022-07-03更新 | 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