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及外交事业的发展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20214823
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在建国初期所遇到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善意,一方面是美国为首的反动势力的敌视和侵略。……新中国……作为一个新型的国家,要为抛弃旧中国的外交传统,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关系而努力。

——《中国外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国际环境的突出特点及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政策)。

材料二   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原则”的具体内容,并分析“这些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反映的我国外交领域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简述图二出现的历史背景。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下教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积极拓展多边外交”的具体表现。
22-23八年级下·四川泸州·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建国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53年底,中印两国政府代表团在北京就两国在我国某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材料二   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材料三   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中美关系也开始走向正常化。

材料四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中国政府于1997年、1999年先后恢复对香港和澳门行使主权。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有改动)


(1)材料一中的“某地区”指的是什么地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国际会议”指什么会议?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联合国大会”在哪年召开?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提出的目的是什么?
(5)从材料三,材料四中,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022-05-23更新 | 9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既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害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旧中国外交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 彭德怀在战争结束后,豪迈地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2)材料二中“战争”的胜利,对于中国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当时的中国发出了哪些“声音”?

材料四 1972年, 一位美国总统访华,下飞机后主动与周恩来总理握手。事后他写道:“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4)这位美国总统是谁?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五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扭转了被动参加多边外交的模式,成为多边外交机制的主动参与者、倡导者乃至主导者,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促进世界发展作出了贡献。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在多边外交机制中的地位变化,并试举一例证明这一变化。
(6)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020-08-11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力,不应该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

材料二: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国家所遵守,则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就有了保证,而侵略和干涉内政的威胁和对于侵略和干涉内政的恐惧就将为安全感和互信所替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三集


(1)材料二中所说的“这些原则”指什么?据材料一、材料二列出其内容。
(2)“这些原则”是由谁首先在哪一年为解决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3)“这些原则”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有何意义?
2018-08-10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