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 北京人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 题号:2026906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图B 中国原始农耕重要遗址分布图
(1)观察图A、B,指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和原始农耕文明的分布特点。请分析这种特点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生产工具主要经济形式生产关系

图C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采集和渔猎生产资料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果实,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压迫

图D 半坡人使用的石器
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
(2)依据材料二,指出表格中远古人类主要经济形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并据此说明原始时代的生产关系是“野蛮”的还是“文明”的。

材料三   2022年4月5日上午,在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拉开序幕。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身着各族服饰的少年儿童齐声吟唱《黄帝颂》,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感恩之情。



(3)依据材料三,分析海内外华人清明齐聚祭拜炎帝和黄帝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在中国古代史有充分的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早期人类化石和文化发现的重要地区之一……我国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有二十余处,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其中,沿黄河、长江两大河流域分布较为密集。

——《中国原始社会史》

材料二:


材料三: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的。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四:“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我国早期人类的分布有哪些特点?
(2)材料二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4)材料四中孟子的思想已经渗透了对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观点。在政治方面,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022-12-04更新 | 1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三   “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材料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五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中“轩辕”指谁?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3)材料三文中所提到的事迹是何人所做?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4)材料四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文中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指的是什么制度,其实质是?
(5)材料五中的“大人世及以为礼”讲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从谁开始?
2021-03-12更新 | 3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图片学史】
菜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   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方式二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三成语学史】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一场战役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后用来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1)从图一中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他们生活的年代大约是什么时候?
(2)图二我们称这是什么式样的房子?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
(3)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诸侯们为取得优势,以什么名义进行征战?
(4)方式二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5)材料中的方式E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战国时期发生这么多战争,怎样评价这些战争?
2019-12-11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