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经济与社会风貌 > 盛世经济的繁荣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4 题号:206056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上面图片中劳动工具的名称并说明它们所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宋朝时哪些行业的发展,并说出宋朝著名的瓷都。

材料三   宋代兴起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城市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当时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在北宋的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场所内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勾栏内商业广告琳琅满目,有各种艺人在此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令人眼花缭乱。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货币交易量增长,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加以管理。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①②③中相应知识点并概述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四:唐太宗认为:“夫民者国之先,国者君之本。”因此他注重农桑,轻徭薄赋,使社会经济繁荣起来。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这一举措使水稻产量大大提高,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以“农桑为急务”,制定了“鼓励垦荒、减免赋税”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使得农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4)根据材料四概述历代统治者为发展经济采取的共同措施及影响。
22-23六年级下·山东淄博·期中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所示的是唐朝农民所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指出其各自名称。

材料二   据《宋史》记载:天禧四年(1020年)四月,应利州路转运使李防之请,朝廷雕印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末五代人韩谔的《四时纂要》等农书,付诸路劝农司,“以助民务”。绍兴十九年(1149年)秋七月,颁诸农书于郡邑。宋朝地方官除了例行的出郊劝农和颁发《劝农文》外,又时常刊刻前人及时人所著的农业书籍,和《劝农文》合并颁发属县,以供指导农民农作参考。


(2)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据材料可知,宋朝统治者的行动得益于哪一技术的支持?

材料三中国古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市亩)



(3)两汉至宋代粮食平均亩产量变化的趋势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以稻而论,清代品种显著增多,不下数百种,有御稻、香粳、银条等类别。清中期人口成倍增长,突破四亿,增加的劳动力大都是在农村,其他出路有限,集约化耕作有了可能,也成为必要。玉米的种植和大量推广是在清代,以北方为主。番薯的推广,更主要是在清代。二者都属高产,并耐旱,能在砂砾地和山区生长,有不与五谷争地之说。


(4)根据材料四,概括清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2019-12-24更新 | 4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请回答:
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他统治前期达到了唐朝的最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因此被称为什么?

材料二: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朝时武则天为完善这一制度作出了什么贡献?宋代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发展,体现了宋代实行的哪一重大政策?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将路途所见所闻写成一书,这本书是?
(5)其实好的一段统治历史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有敢于直谏皇帝,一生曾200多次向皇帝进谏的历史人物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是指哪两个历史人物?
2019-07-16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女装特点之一:衫、裙、帔的统一,尤其是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在唐代女装中,领子的分类也是多彩多姿,有方领、圆领、直领、鸡心领和斜领等。

另外,唐代女装短裙和长裙的特点都是裙腰系得很高,一般的系法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达到腋下部位,给人一种高挑俏丽的感觉。在盛唐时期,有明文规定,女子的服装分为四类:朝服、丧服、公服和常服,其中前三项都是用于嫔妃、官员等少部分人祭祀、朝会等一些正式的场合穿着的礼服,最后一种就是平常穿的服装。

——摘编自张义芳《从张萱<捣练图>看唐代仕女的服装特点》


   

材料二   10世纪前的西洋服装一直是古罗马风格,即用料以披围的形式包裹人体。随着日耳曼部落陆续占领西欧,罗马人在西欧大陆传播的罗马文化逐渐衰落,西方服饰也渐渐脱离古罗马的风格。12世纪开始,经过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19世纪的帝国时期,甚至20世纪的近代,西方女装造型演变范围较大。(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仕女的服装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至20世纪西欧女装造型发生变化的原因。
(3)综合上述探究,影响中西服装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023-10-29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