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0747285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语表达思想的活跃。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三:“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四:“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1)这四则材料分别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四家学派的主张?
(2)上述四家学派的主张,哪一学派的思想最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并被秦国的国君所采用?
(3)根据以上四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铁器与牛耕技术的发明与推广,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极大增加了耕地面积。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与工商业发展,社会逐渐允许土地私有合法化。地方经济的发展,促使诸侯国势力不断扩大……

——吴布林《经济史中农业技术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译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春秋战国)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摘自《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局面。
(4)结合以上材料,归纳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2-12-06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春秋战国的社会变化”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政治形势】

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1)材料一图中①处是哪一诸侯国的都城?该图反映出春秋时期怎样的政治状况?春秋时期的这一政治状况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思想交锋】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2)材料二中“伟大的‘突破’”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哪一局面?根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伟大的‘突破’”产生的影响。

【古圣先贤】

材料三: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

——摘编自《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3)材料三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的思想主张。
2023-10-18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古代中国,长时间领先世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伟大思想】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并广招学生,大办私学,最终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

材料二: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次思想解放运动?材料二中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哪个历史事件?
【瑰丽文学】

材料三:唐诗,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繁花似锦,看上去令人眼花缭乱,却又能透过诗句,读出一个激情澎湃的年代。唐诗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阅读材料三,说出唐朝两位影响较大的诗人。
【神奇科技】

材料四:由西方学者认为,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就是公元1000年后中国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3)你能说出宋朝时期的三项重大发明吗?
【经济发展】

材料五



(4)图一、图二分别是什么生产工具?
2020-08-06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