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5 题号:2086274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粮食产量/亿吨)

图一                       图二                            图三

——摘自《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变化》

材料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认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陷是权力过于集中。”次年,国务院宣布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到1984年,又把农村行之有效的承包制引入企业改革中,政府对国营企业的拨款改为贷款,进而改为股份制。

——摘自《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三所示粮食产量变化是得益于哪一项制度的实行?并分析这项制度的实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78 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____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 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编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结合所学,在材料一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会议名称,并指出该会议确定的全党工作的着重点。

材料二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 件。

——摘自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


(2)写出材料二中我国农村改革实行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哪个省的农民首创的?

材料三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摘编自邓小平《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的创造性构想是什么?列举一例该构想成功实践的史实。
2023-07-13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农业、农村问题是国家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穷人翻身来当家,分了土地呀喜洋洋,土地还家生产忙;过去的生产被剥削,现在生产呀自己享……”

——民歌《土地还家》


(1)歌曲中的现象是在哪一文件颁布后实现的?这种现象与哪一运动有关?

材料二: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工商业由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1952年毛泽东


(2)材料二所述的“社会主义革命”完成的标志是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对农业是如何进行变革的据材料总结“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

——邓小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总结的这段经验教训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材料四:1979—1984年我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55%,农业总产值增长68%,粮食总产量增长34%,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过4亿吨,登上一个新台阶。1980—1984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上获得了近40亿美元的外贸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1984年的355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2020-09-06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摘自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1978年,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农村放宽政策,把土地借给农民。这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出现了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农业生产取得丰收。

——摘自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改革开放全方位、深层次的深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最近在印度的军事强国排名中,中国赶超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摘自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在材料一中指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的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回答,在农村实行的责任制的形式是什么?这种形式的责任制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中,经济特区举一例;沿海经济开放区举一例。
(4)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给我们的启示?
2023-02-16更新 | 7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