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 题号:21015306
阅读下列四则材料:

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材料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李太守是谁?“伯禹”建立什么王朝?
(2)材料二是对哪个水利工程的评价?
(3)材料三中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哪一核心思想?请列举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一项贡献
(4)根据材料四归纳韩非的主张?战国时期我国思想学术繁荣的局面是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秦朝灭亡这一段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

材料一   “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来。”

——四川灌县二王庙楹联

材料二


材料三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1)材料一所描述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具体标志有哪些?写出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
(3)列举夏朝到西汉期间的一位暴君。
(4)材料三体现了孟子保护自然资源的主张,他在政治方面的主张是什么?
2021-10-25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社会进步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往往要依赖诸多因素的推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面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1)依据材料一说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

材料二下面是我国古代两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示意图

(2)仔细观察材料二示意图,分别说出两项水利工程的名称。

材料三宋代南北经济发展概况

农业手工业商业海外贸易
北方大量粮食从南方引进。煤开采量世界第一;产铁中心。汴京因为南方的大量运入而繁荣
南方引进占城稻并推广种植;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金属冶铁业达到世界最高水平;陶瓷业、造船业迅速发展。城镇兴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A ”在四川地区出现。福建泉州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置“ B ”进行专门管理。

(3)完成材料三A、B两处内容的填充。依据材料三,概括出宋代经济的主要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出促进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2018-02-05更新 | 6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农业的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原始时代开始,粟是黄河流域的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它们抗寒能力强、生长期短,播种适期长,对黄河流域春旱多风、夏热冬寒的自然条件有天然的适应性……水稻长期是南方人民的主粮。相传大禹治水后,曾有组织地在地势低洼、潮湿的地区推广种稻。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材料二:“人类耕作技术之发展,为由耙耕以进于犁耕。殷人所用之耕器,若仅为木石所制,似尚停滞于耙耕期中……在春秋时期,农器已有用铁为之者,进入犁耕期。”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材料三:都江堰示意图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特点,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变化。(可从耕作技术、农业用具两个方面作答)
(3)材料三所示水利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该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023-10-10更新 | 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