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3 题号:2104364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汲取孔子思想精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19969月中国国务院批准在孔子故里——曲阜建立了孔子研究院。

——摘自《国学教育网》

材料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

材料三   战国时期,社会发生急剧变化,许多思想家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扬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了哪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部著作?它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3)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一些栏目主持人,有下列人员最后入围,请你给他们安排最合适的主持节目。
入围人员:孔子、庄子、韩非、墨子
《人与自然》:
《法制空间》:
《爱心世界》:
《教育论坛》:
(4)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大量的西方文化已传入到中国,并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青少年,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根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字的起源】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思想的光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教育的魅力】

材料三: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内容

(1)请写出如图中文字的名称。结合材料一,说说其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提到“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三指出,他的哪一教育思想体现出教育的公平性?
(3)当今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创造的一系列思想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列举其中一例并说明其思想主张在今天有什么积极意义。
2023-11-27更新 | 33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证,出现了       局面。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请回答:
(1)请填写出材料一横线处的局面,并据材料一指出各学派争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记录的是谁的语录?据材料二并根据所学指出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说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2-11-12更新 | 2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思想引领】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片人物是谁?分析其治国思想。

【科技创新】

材料二   这是后人根据造纸过程绘制的示意图,配合说明汉代造纸的复杂过程。将麻头、树皮、破布、旧渔网等原料用草木灰水浸渍,使其膨胀和柔软,用工具切碎,然后用水洗涤;用草木灰中的碱性溶液去掉原料中的油脂、素等杂质,然后用水漂洗,将捣碎的细纤维加水搅拌成纸浆;用一种多孔的平面筛子将纸浆捞出,经脱水干燥后,制成纸张。

(2)材料二所述出现在哪一朝代哪个人物,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发明的影响。

【交流发展】

材料三   明成祖命郑和与王景弘等率领27800多名士卒,带着大量金币,造许多大船,英中62艘长44文,宽18丈,从苏州刘家河出发,泛海到福建,然后,自福州五虎门扬帆远航,首先到达占城,而后遍历南洋诸国,宣读天子诏书,给各国君主半富的赐予,让他们朝贡,不服的国家便以武力相威慑。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3)根据材料三,指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并结合概括其的特点。
2024-06-03更新 | 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