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大一统的汉朝 >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 > 陆上丝绸之路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1091445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治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三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一丝绸之路路线中的A、E两处填写完整。
(2)材料二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双向交流,其中佛教传入我国是在何时?改进造纸术的关键人物是谁?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
(4)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你认为这一构想的提出有何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文物往往会以独特的方式,诉说历史的真相,拨动我们的心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如果以上文物会说话。(写图片序号对应以下的话)
A.“我”是汉式蜀锦最高技术的代表,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B.“我”见证了汉朝在西域册封地方少数民族首领,中央政府行使着对新疆地区的管辖权。
C.“我”见证了唐朝丝绸之路的空前繁盛,“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盛况。
D.“我”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经新疆地区传入中原地区。

材料二   

   

①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出土的司禾府印②“安西都护府之印”印文③平定准格尔勒铭格登山之碑④乾隆皇帝颁发给土尔扈特部首领的银印

(2)材料二反映的主题是(     
A.汉代在西域设有专司屯田事务机构 B.唐朝因俗而治,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民族交融 D.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024-05-19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三: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自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连接中国与西亚以及印度的丝绸贸易的西域道路”称为     △     。此后,德国历史学家又将这一道路的含义延伸到从中国通向遥远西方的道路。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四:汉朝设置西域都护,开府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统领大宛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康居等游牧诸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

——人教版七年级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诸侯更相诛伐”的局面与什么制度的实施有关?材料中“安宁之术”指哪一制度?这一制度的深远影响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指谁?根据材料分析推恩令的作用。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的横线处应为什么内容?这一道路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4)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5)试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秦汉时期的历史发展特征。
2017-03-08更新 | 17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材料三: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域都护,统领西域各国,以确保丝路的畅通。西域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域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域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1)材料一出自《汉书张骞传》请说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2)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想一想,我们今天应该学习张骞的哪些精神品质?
(4)请参照地图将这条商路的起点A与终点B的地名填在方框内。
2020-01-11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