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 > 唐朝的民族政策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70 题号:210924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唐帝国,很快实现了唐太宗提出的“四夷自服”的目标。长安成为世界性城市,每天聚集数以千计的不同肤色和服饰的外国人。唐文化通过各国的使节、商人、僧侣、学者、留学生被传播到亚欧各地,而影响最深的则是东亚地区,形成了以唐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表明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二分析唐文化圈形成的原因是哪些?

(3)列举唐时为中日、中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历史代表人物各一人。

(4)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你会做些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

材料二:唐朝时期,中央政权完全统一西域,在这里设置机构,管辖天山南北地区。

材料三:清朝前期,西北地区发生两起叛乱,中央政权果断平叛,并在西北设置管理机构。


(1)阅读材料一,说出西汉在西域设置的机构名称,并说出这个机构的设置的意义。
(2)阅读材料二,列举唐朝时期设置的管辖天山南北的机构一例。
(3)阅读材料三,列举清朝前期发生在西北的叛乱一例。说出清朝在这里设置的管辖机构。
(4)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的感悟。
2023-07-20更新 | 1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班固《汉书·儒林传》

材料三 唐朝是一个充满自信的时代。太宗时期就确立了三教并行的国策,对于佛、儒、道一体扶植;以博大的胸怀去吸收异族外域文化,实现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和谐共存;奉行“夷狄亦人,以德治之,可使如一家”的开明民族政策,使大唐帝国的威望空前鼎盛;以开放的心态与世界交往,中外交流的增强,丰富了各自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唐王朝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摘编自朱伟东、邵志国《论初唐的社会和谐及其成因》

材料四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以南戏和地方戏的蓬勃发展为代表,她的剧场形式有会馆建筑戏台、戏园、皇官戏台等等,社会背景则是城市商业经济的发展。清朝地方戏曲,尤其是昆曲和京剧的兴起,引起皇宫的极大关注和喜爱。在帝王的支持和投入下,宫廷中修建了多处或大或小规模的戏台。其中几座三层的大戏楼,如故宫畅音阁、颐和园德和园、圆明园清音阁以及承德避暑山庄清音阁,堪称中国古代剧场最高水平的代表。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的政治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儒学繁盛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唐朝“充满自信”的突出表现。
(4)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戏剧艺术发展的主要原因。
2021-03-31更新 | 8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触万艘,交贸往还,昧旦永日。

(2)这则材料反映出了唐朝什么样的景况?

材料三: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他。

(3)材料三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中反映的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

2019-05-13更新 | 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