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 题号:211991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   百家争鸣。孔子的儒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期,形成思想文化上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
A老子人们应顺应自然;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孔子B
C实行“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

材料四   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这一主张是孔子哪一思想的具体体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对后世有何影响?
(3)将材料三表格中的信息填充完整。
(4)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在教育对象和教育方法两方面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分别举例说明。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古代中国的思想界极重历史,尊重、敬畏从历史的运动中把握真理的中国传统史学。来源于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常常成为政治家们制定政策的重要参照。在监察制度还不够严密的古代,传统历史学对政治人物的督诫、震慑作用特别巨大。追求历史学的社会治理功能,追求经世之用,是中国传统史学的显著特点。在希腊人眼里,哲学是最高学术的代表,“史”还不如“诗”地位更高。在希腊人看来,知识或真理只能从永恒的常在中去把握,历史学只能提供低于“知识”的“意见”。希罗多德的《历史》,是写公元前五世纪前半期的历史,为希罗多德目所及、耳能闻的历史。修昔底德甚至认为历史事件以前与以后发生些什么,都没有意义。古代希腊人的史学对社会服务少有关注,求是与致用没有必然的联系。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图一、图二所记历史共同处于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根据材料二,分析古代中国、希腊历史学的不同之处。
(3)如果想了解东汉洛阳商业发展情况,我们可以参照哪一部古代史书?并请你说明理由。
2020-07-06更新 | 83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文化因差异而多彩,汲取不同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一方土地上的文化遗迹承载着一方文明的记忆。从下面文化遗迹中任选中外遗迹各一例,简述其承载的历史价值。

(2)传统文化蕴涵着无限生机,是我们精神力量的源泉。你从下面两则材料中,能感受到怎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思想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下图中的著作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任选两例作答)
2020-05-15更新 | 75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某校将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设计活动主题:________
(2)开展专题讲座,完成资料卡片。

(3)举办图片展,填写图片说明

2022-01-03更新 | 4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