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动荡的春秋时期 > 春秋争霸 > 齐桓公称霸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221600
变法和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材料二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君主持变法,商君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以上两则材料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4位学者就治国方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墨子说:“我们应该选贤能的人来治理国家,人们要互爱互利。”孟子说:“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要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庄子说:“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要保持独立的人格。”韩非说:“治理国家要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齐国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商君”是指谁?根据材料二,指出商君的主要活动及其主要活动对秦国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4位学者的言论分别属于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
(4)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从齐国和秦国的改革中得到什么启示?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商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材料二卫鞅(商鞅)的言论反映诸子百家哪一学派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
2021-08-26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二   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为县,全国共设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挖掉土地上原有的标志、疆界,向土地所有者征收赋税,保障国家的财政收入。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清回答: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哪两项措施?
(3)仔细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春秋时期的齐国和战国时期的秦国实现国富兵强方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2017-12-05更新 | 4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商君将小的乡、邑合并为县,设置县令、县丞,由国君直接委派……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1)材料一所述事件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桓公”是哪国国君?“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除了材料二所述措施,这次变法还有哪些措施?请你再写出两条。
(3)你认为桓公“霸诸侯”和“秦国富强起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2019-03-02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