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265511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活动,请结合图文进行探究。
【分析改革】

材料一:


材料二: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国成为第一强国。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战国时期的秦国的哪场改革?当时秦国的国君是谁?
(2)材料二中秦国改革的哪项措施使得“民勇于公战”?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探究改革】

材料三: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自《资治通鉴》

材料四:

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
拓跋步六孤
拔拔长孙贺兰
达奚独孤
乙旃叔孙勿妞于
丘穆陵尉迟

(3)材料三、四共同反映的是哪次改革?此次改革有着怎样的历史意义?
(4)材料三中提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具体指改革中的哪一内容?
【感知改革】
(5)结合材料和所学,谈谈你对改革有哪些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材料三:商鞅变法内容

政治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统一度量衡
军事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1)“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依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并依据材料指出秦国变法的特点。
(3)据材料三说说商鞅变法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2023-10-07更新 | 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社会转型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生产发生巨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已在相当大范围内得到使用和推广,铁器作为一种新的生产力因素,为促进社会生产创造了条件。同时又普遍使用了牛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小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应运而生。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发生的变化。

【改革成就霸业】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三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汉】刘向《战国策·秦策》


(2)材料二中的“桓公”是哪国君主?材料三中“商君”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场改革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思想产生碰撞】

材料四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④兼相爱,交相利


(3)阅读材料四中的名言,将序号填写在对应的空格内。(只填序号)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变迁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2022-01-28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兴利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离君列传》

材料二:《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材料三: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看出商鞅具有什么精神?“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一观点正确吗?请阐述你的理由。

(2)群臣为何反对商鞅变法?商鞅最终惨死,其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4)通过以上问题,请你谈谈一场改革或变法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019-04-17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