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改革变法 > 商鞅变法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21296830
诸子百家的学说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各国纷纷进行变法,最终各自建立起君主集权的官僚制政治形态,为以后大一统专制帝国的出现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汉初统治者采取在黄老思想指导下的“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这种“无为而治”,要求统治者用“无为”的办法……就能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中国历史教师用书》初中一年级(七年级)(上)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思潮在汉初还留有余音,尽管这对丰富思想文化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但他们彼此各执一端,反而造成了思想上的混乱。这很容易被地方分裂势力所利用,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权的巩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摘编自纪录片《中国通史》第40集《经世济民——汉武帝的治国方略》解说词

材料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54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家思想顺应了各国变法中的哪一需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汉初实施的统治政策吸收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主张?概括实施这一统治政策的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的措施。
(4)诸子百家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从诸子百家的哪些主张中汲取营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纵观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1)材料一所述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影响如何?

材料二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时期的情景?这一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变化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 “没有万斤的思想,就没有万斤的收获。没有万斤的指示,就没有万斤的措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定能做得到。”


(3)材料三中的这些“豪言壮语”,折射出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严重失误?(举一例)在这一探索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一农业科技成就?

材料四



(4)材料四中使小岗村农民的收入发生大变化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就政府应该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2017-06-17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在推动“社会的大变革”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举世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诅咒皇帝。——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下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四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2)材料三中的“胡”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四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材料二、三、四,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2016-11-27更新 | 9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是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根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论》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中回答“管仲相桓公”的成果是什么?
(2)找出材料二中商鞅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体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0-11-11更新 | 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