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青铜器与甲骨文 > 青铜器等高超工艺 > 青铜器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6 题号:21344683
时空中的线索

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既可证明那时的生产技术与工艺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经济状况。

观察以下“中国古代朝代沿革表”与我国历史上各时期的两组文物照片。



组一
                    
A.“汉并天下”瓦当          B.秦兵马俑军阵                                          C.商鞅铜方量                                 D.四羊方尊
组二
                                    
        A.开元通宝                  B.南朝青瓷莲花尊        C.《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D.《齐民要术》书影
(1)将照片所示文物编号与方框中的朝代相配伍。
组一: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组二:5.________6.________7.________8.________
(2)在组一所示文物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相应字母。
既能证明青铜治铸技术,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________
既能折射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又能反映我国早期文字结构与书写方式的是________
(3)既能证明雕塑艺术水准,又能反映当时军阵规模、战术特点的是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世界遗产名录》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而设立的。到2018年7月2日,我国世界遗产已增至53处,暂居世界第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87年12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北京人遗址中,通过考古,科学家又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焊堆,其中埋藏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

材料二   2006年7月13日,安阳殷墟因“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材料三   孔庙、孔林和孔府不仅是东方建筑技能的优秀代表,也有深厚的历史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材料四   早在1987年,长城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据记载,秦始皇征用了40万人修长城,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五十分之一。有学者据此感慨:秦修长城,在一定程度上“结果”违背了“初哀”。


(1)请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说出北京人遗址能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回答一点即可),并说明通过材料中的考古发现,我们能解读到什么有效历史信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处遗存曾是我国古代哪个王朝的都城?从160号墓出土的文物可以归纳出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点“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用具体史实阐述你对“‘结果’违背了‘初衷’”的理解。
2021-04-01更新 | 3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悠久而灿烂的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房屋结构名称各是什么?它们的主人分别是哪一远古居民?分别种植什么农作物?

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均摘自《道德经》


(2)材料二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什么思想?他在政治上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三: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他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代后期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

——摘自统编版教材和《中外历史纲要》


(3)据材料三,概括商代的文明成就,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4)材料四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2022-12-04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人类终于进入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候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

材料二   商人铸铜技术之最高的造就,乃在王宫和宗庙里所陈列的供饮食和承载用的种种器皿,都是具有很缛丽的花纹的。

——《中国史纲》

材料三   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聚集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材料四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时期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当时,各家学派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提出各种治国思想,探讨自然、社会和人性,形成了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风气。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哪些?为什么说农业是文明之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举一例说明材料中“商人铸铜技术之最高的造就”。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对当地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郭沫若提到的“在学术思想上的黄金时代”历史上称为什么局面?依据材料指出,这一局面有什么影响?
2023-10-06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