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现代史 >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 苏联(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21365290
历史上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于是,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开始从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材料二:


                                      美国失业率数据

材料三、201710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依据材料一和学习知识回答此次改革目的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一和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
(4)总结材料一和材料二改革成功经验及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应该怎样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革命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改变现状,改革是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请根据提示,参与“世界史改革”专题探究活动。
【古代改革:制作知识卡片】

(1)请结合所学,补全①、②的具体内容。
【近代改革:绘制思维导图】

(2)根据思维导图,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扩展有哪些方式?指出图中俄国改革的内容和作用。
【现代改革:图解历史人物】

(3)结合所学,分析列宁新经济政策、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分别对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综述改革:读史可以明智】
(4)通过“世界史改革”专题探究活动,你最终得出什么结论?(一点即可)
2021-02-05更新 | 6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回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

材料三   1929年纽约股市的崩溃,突然终结了20年代的繁荣。恐慌从一国蔓延到另一国,所到之处造成了大规模的失业,萧条变得更加严重。但是苏联不断发展的经济却不知为何从这场危险而似乎无法避免的风波中解脱出来。很多西方观察者认为,与这种徒劳的、令人痛苦的大萧条相比,强制集体化所付出的高额代价似乎可以被谅解。

——摘编自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材料四   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

——摘编自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的“让步”是指什么政策?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列宁和斯大林对“市场机制”的不同认识。
(2)材料三中“令人痛苦的大萧条”是指什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源是什么?
(3)材料四中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是指什么?其本质目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当时苏联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
2021-05-12更新 | 137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改革是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它与历史的发展相始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井田,开阡陌”是中国土地史上的重大变革,就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

——2014年6月4日《大众日报》


(1)材料一反映的内容与战国时期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关系密切?这一事件有何影响?

材料二       “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民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拨款垫付给地主,农民在以后的四十九年内每年以“赎地费”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地价。”

——摘编自《世界通史·近代部分》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改革?你知道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材料三       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摘自《大国崛起》


(3)材料三与苏联实施的哪一政策有关?证据何在?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2022-04-20更新 | 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