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洋务运动 > 洋务运动的背景、目的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6 题号:21413851
中国近代化是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统治集团中少数有远见的人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由此,他们提出旨在通过西方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的对策。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说它胜利,一条重要的理由就是皇帝不那么好做了,然而还有那么多人主张复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中国人首先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那么好的制度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两个材料一中“统治集团中少数有远见的人”,并据材料一指出他们所提出的基本设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次既胜利又失败的革命”。(不得照抄材料)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的运动。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近代以来,伴随着外来冲击和时局的改变,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对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三

——根据王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述论》整理绘制


(1)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官员的“实际行动”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洋务派的“实际行动”是指什么事件?他们提出了哪些口号?
(2)据材料二,指出“推动公司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反映了当时的什么思潮?
(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要说明民族工业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2024-03-24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䜣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教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 窃惟天地自然之利,乃民生日用之资,·泰西各国以矿学为本图,遂能争雄竞胜。英之立国在海中三岛,物产非甚丰盈,而岁出煤铁甚旺,富强遂甲天下。中国金、银、煤、铁各矿胜于西洋各国,只以风气未开,菁华阑而不发,利源之涸日甚一日……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1)请举出洋务派的几位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材料二中奏准开办什么洋务企业?
(5)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何作用?
2019-08-13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运动以军事工业为第一步,意在模仿西方军事技术以求自强。这种想法最初产生于鸦片战争后期……真正由议论施为实务的,是1861年设于安庆的内军械所。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材料二   革命与改良并不是完全背道而驰的对立选择,革命派和立宪派都是要在中国建立起近代民主政体,要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只是在实现的手段上存有分歧。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王建朗)

材料三   辛亥革命……给予孔子儒学以巨大的冲击。但是……一时尊孔复辟,甚嚣尘上……因此,“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真正由议论施为实务”是在哪一战争失败之后。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开始倡导制度变革的历史事件。 分析革命派和立宪派“实现的手段”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宣传“新思想、新学说”,近代中国发生的历史事件。
(4)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020-12-10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