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文化运动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 题号:21510803
【新民主主义革命】

从1919年开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让我们来一起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艰辛历程。

材料一   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


(1)与“这两位先生”相关的运动是什么?为救治中国的一切黑暗,该运动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两点即可)

材料二   五四运动时期,青年学生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而奋不顾身,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奴役和封建军阀政府的卖国行径而奔走呼号;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指导中国人民根本改变受奴役、受压迫地位的科学真理和发展道路。他们诠释了五四精神的内涵,树立了一座推动中国历史进步的不朽丰碑。


(2)最能体现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性质的口号是什么?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五四精神的精髓是什么?

材料三

①刊载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②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的照片
③北京大学红楼

(3)将材料三中的史料进行归类。(填序号)
属于文献史料的是_______;属于实物史料的是_______;属于图像史料的是_____

材料四



(4)上面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时间陈独秀的活动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
1919年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1920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材料二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从这以后,新文化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后期,《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材料一中陈独秀的活动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列举两例)
(2)据材料二,陈独秀等知识分子思想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
(3)综上所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2020-06-25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向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二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OO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新文化运动前,中国还学习西方的哪些进步的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前提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023-10-06更新 | 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艰难探索救国之路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此圣清二百余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以发愤痛心者也。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凯觎,则瓜分之惠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康有为上光绪帝书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1)材料一中李鸿章等人为解决“独火器不能及”掀起了什么运动?请举出一例他们为“自强”而创办的工业。
(2)材料二所说为避免“瓜分之患”摆脱“社稷之危”,在维新派推动下,光绪帝实行了什么变法?这次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哪一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某杂志”和“某革命理论”分别指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2021-01-26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