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9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五四运动”时期李大钊先后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真正的解放》等文章,提出:“离开众庶,则无英雄”,“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打出一道光明来”。这一思想(     
A.揭示了列强侵华本质B.批判了封建的英雄观
C.指明了工人运动方向D.倡导了民众自我解放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919年初到1920年底,近两千名胸怀救国梦的中国进步青年远赴法国,以勤工俭学方式赴法寻求真理,他们当中产生了许多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法国,白天在这里勤工俭学,晚上开展党团活动,并创编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刊物《赤光》。他们建立了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周恩来、李立三等组织了共产党早期组织,几乎同国内的组织是同时建立起来的。他的成长经历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集中体现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黑暗岁月中一批有志青年群体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1)根据材料,指出这批进步青年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从以上思想理论的实践创新过程中谈谈你的启示。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池州市多校中考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1919年前后的《新青年》中,现代意义上的“资本家”一词出现使用高峰,与对应的“劳动者”一词使用频率基本一致。这种现象反映了(       
A.民主与科学观念的流行B.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C.社会普遍关注劳资矛盾D.革命新型领导力量诞生
昨日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预测卷(一)
4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某班级同学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学习。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识图明义,叙述过程
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研究材料,绘制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过程示意图:

【探究二】注重时序,归纳观点
同学们列表归纳了毛泽东在20世纪20—30年代的主要著作或观点:

时间

著作或观点

19272

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认为农民是农村革命运动的中坚

192810

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认为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

19301

撰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指出要通过建立和发展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来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

1938

撰写《论持久战》,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

……

【探究三】依托教材,建构知识体系

(1)根据示意图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什么条件?
(2)根据探究二,指出1927年2月毛泽东针对中国革命现状提出了什么论断?结合所学知识,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创造了怎样的局面?
(3)根据探究三,概括此探究的标题。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一位五四运动亲历者说:“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材料中“激烈的变化”指的是(     
A.倡导君主立宪B.开始学习马克思主义
C.追求民主科学D.积极传播三民主义
6 . 某同学在制作关于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资料卡片时,列出了图中的四位历史人物。他们共同体现了(       

A.近代工业的创办B.民主政权的建设
C.爱国救亡的探索D.新式教育的推广
7日内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他是我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限忠诚,他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1927年4月28日,他面容平静的走上绞刑架。下列哪一选项与“他”有关?(     
A.发表《庶民的胜利》,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B.成立我党早期组织,在中共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C.主持召开八七会议,号召发动土地革命
D.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考试题

8 . 山西历史悠久,革命传统深厚。李老师设计了“回首三晋历史·品味家乡文化”的主题式作业。请完成小题。

1.第一组同学收集山西古代城市发展史料,制作了下面的大事年表。据此可判断(     

夏商周时期

山西的古代城市已初具规模

春秋时期

赵简子修建晋阳城(今太原),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

公元308年

匈奴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今临汾)

公元385年

前秦苻坚在晋阳称帝。

北魏天兴元年(398年)

拓跋珪定都平城(今大同)
A.山西是中国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B.春秋战国以赵简子定都晋阳为界
C.民族政权定都山西促进民族交融D.都城在大同的北魏由匈奴族建立
2.第二组同学研究近代山西历史时阅读了相关书籍,下面是他们截取的其中一章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本章的主题是(     
第一节   近代山西工业的兴起
第二节   山西工人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山西工人的生存状况
第四节   山西工人早期的自发斗争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山西工人中的传播
……
A.近代山西的工业化建设B.近代山西马克思主义传播
C.近代山西工人阶级的形成D.近代山西的近代化探索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忻州市多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调研试卷(三)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频频出现。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新纪元》一文中写道:“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此后“革命”一词出现的频率剧增。

材料二   李大钊革命活动大事年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915

参加在日留学生反对“二十一条”的抗议活动,主编刊物《民弊》

1917

任《甲寅》编辑,发表《俄国大革命之影响》等文章

1918

入职北京大学,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发表《庶民的胜利》

1919

提出“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口号,连载《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1

成立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组织发动长辛店工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

1924

起草报告,并作为中共首席代表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6

领导北方党组织争取豫境军人倒吴反奉,组织领导河南农民、工人运动,指导冯玉祥、阎锡山部国民军攻豫反奉,为北伐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7

李大钊不幸被捕,英勇就义

——据《李大钊传》整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1919年前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分析李大钊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方式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3)综上所述,李大钊身上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哪些优秀品质?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10 . 1920年出版的《新青年》第8卷第1号正式启用了新的封面(见右图);封面上的法语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地球和从东西半球伸出两只紧紧相握的大手。封面的变化主要是因为(     

A.中国共产党已经诞生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民主科学思想的影响D.工农群众运动高涨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