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763630
历史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文物鉴赏】文物作品承载历史价值。请仿照示例,对下列文物进行简要介绍。

解释表示




文物名称:马王堆汉墓帛书
文物简介: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化等方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帛书不仅是研究古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的珍贵资料。

文物名称:刻有文字的甲骨
文物简介:

(2)【名片制作】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请为下面的两位历史人物完成名片制作。



人物:蔡伦
朝代:____
主要贡献:____

人物:祖冲之
朝代:南北朝
主要贡献:____

(3)【遗址解说】历史遗址体现古人智慧。请从下面的历史遗址中任选其一为撰写解说词,并概括二者的共同之处。

          都江堰                                                                                  云冈石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伯禹指传说中的谁?

(2)材料三是对         水利工程的评价,它使得       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017-12-11更新 | 3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李冰在充分认识岷江河道、水流、泥沙等规律后,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首创“无坝引水”的工程形式,带领民众经过二十年的艰辛运作,终于在公元前256年建成都江堰。该工程在无任何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动调配水量,枯水期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洪水期又能将多余的水量排至外江,使灌区“水旱从人,时无荒年”。

——摘编自邓正龙《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文明成就―都江堰水利工程及其核心价值》

材料三   西晋永嘉年间(30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据记载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

——摘编自梁克家《三山志》


(1)根据材料一,对比两个图的工具,说明图二生产工具的优点。
(2)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的治水原则,并概括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
(3)根据材料三,指出“八姓入闽”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八姓人闽”对福建经济发展起到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1-03-10更新 | 6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A中,周王朝都城镐京在今天的_________;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__________;图B是公元前256年在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下,在________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兵开凿_______,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国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价值不等,换算困难,度量衡制度也相当混乱,以量来说,秦以升、斗、桶(斜)为单位,十进位;齐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前三量是四进位,最后是十进位。秦完成统一后,对此采取了相关措施,这些措施对秦朝政局的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统一后为了应对之前所出现的经济混乱局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有利于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024-01-05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