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 题号:2179400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而其所本亦分新旧。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粗读诸子之书,似乎所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先秦诸子代表旧思想的学派。
(2)材料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注重的都是政治问题”。你是否同意?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从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央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染儒风,最终都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正是在儒学的传播过程中,儒家传统的“大一统”民族观日渐在人们头脑中生根,并逐渐发展成为各族人民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政治理念,它不仅直接推动着汉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而且也直接推动着中国古代各民族朝着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实体向前发展。

——李克建《西汉儒学改造对中华民族民族观的影响》

材料三   在君主和国家权力的干预下,后世儒学逐渐丧失了原典儒学民主性的一面,以及早期儒者的浩然正大之气。……早期儒学的禅让主张和“革命”思想,主张权力授贤不授子、臣民有反抗暴君的权力等,这些思想或被淡化遮蔽或被阉割。

——白华《汉代儒学官学化的动力及其影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位著名思想家的什么政治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从武帝时期开始,中华大地……无不染儒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儒学传播的历史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后世儒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明朝为例,说明早期儒学“革命”思想遭到了阉割。
2019-05-17更新 | 50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见下图对联。小历认为该对联为颂扬老子而作,小史认为是为颂扬孔子而作。你赞同谁的看法?请引用对联中的关键词加以说明理由。

赞同:          的看法
理由:                          
2021-04-12更新 | 21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的主张,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2022-04-2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