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 题号:21798308
国家统一,民族交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     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实在是关系到整个中华大地再次统一的重大事件,这是因为有文明的内容与程度的相对接近才是国家统一昌盛的真正基础。

——李凭、袁刚(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脉络》


(1)材料一中图示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什么?
(2)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思想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概括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汉化改革的意义。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民族交融与国家统一的认识。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以下是某朝代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建立者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这一政治制度的内容,及其对我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表述成文,150字左右,不少于10个历史信息。)
2019-11-21更新 | 1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请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材料赞赏他统一了中国,秦的统一有何重大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3)材料三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哪一官职来负责掌管监察事务?
(4)请说出材料三中图二所示的两项统一措施。

材料四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延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5)根据材料四,请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实行什么地方制度?
2023-10-10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正开展“秦帝国兴亡史”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也来参加。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如下图


材料三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四   “秦始皇把全国分成36郡,每个郡又分成数目不等的县。所有这些(郡县)官员都由中央任命,并接受固定的俸禄,他们的职位不是世袭的,随时可以罢免。……此后,这个制度成了后世王朝的典范”。

——崔瑞德、鲁惟一《剑桥中国秦汉史》

材料五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胡曾

材料六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涉、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秦王”是指谁?“秦王扫六合”有何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统一后的全国通用文字和标准货币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天下战乱不断的根源是什么?秦始皇为克服这种弊端采取了什么措施?你认为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材料五中“防胡万里城”的东西起止点在哪里?
(5)材料六所述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6)你认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秦帝国的兴亡史里得到了哪些启示?
2022-11-25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