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 > 都江堰
题型:选择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92 题号:21812523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遵循的基本原则。下列史论一致的是(     


材料或史实

结论

A秦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彻底解决了关中平原的水患问题
B《伤寒杂病论》一书,总结疾病症候,提出辩证分析病情,而后对症治疗;还提出“治未病理论”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C《史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的史事。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等《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A.AB.BC.CD.D
23-24七年级上·山西运城·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副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著名工程
A.都江堰B.长城C.隋朝大运河D.故宫
2022-05-10更新 | 190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史记》中记载:“蜀守        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横线处应填的人物是
A.李冰B.蔡伦C.祖冲之D.毕昇
2020-10-15更新 | 397次组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它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懂。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它”是指(     
A.灵渠B.都江堰C.大运河D.永济渠
2021-01-17更新 | 4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