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世界近代史 > 走向近代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新航路开辟 > 文艺复兴运动 >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 题号:21906316
思想引波涛,历史掀巨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抵在初期,它(文艺复兴)的倾向是偏于复古的;后来到了盛极将衰的时期,却又见老树根上,到处产生新芽儿了。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老树根”和“新芽儿”的具体含义。为促进“新芽儿”的发展,出现了哪些代表作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最近25年来”发生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思想解放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人的伟大和卓越在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美洲15—19世纪居民结构变化(估值)

项目白人黑人混血人种原住民
1490年000100%
1570年1.37%2.42%0.25%96.06%
1650年6.42%8.95%5.70%80.65%
1852年7.77%14.47%36.84%48.3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莎士比亚的一部代表作。概括“新的时代精神”的内涵。
(2)根据材料二,简述“地理大发现”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表中居民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从中得出的历史结论。
2022-11-19更新 | 3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岳麓版《历史》必修Ⅲ

材料三: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

——【德】鮑尔生著,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写出两部体现这一思潮的文学作品。
(3)据材料三,归纳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2023-10-26更新 | 26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探究问题。

材料一:《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部悲剧,剧中男女主人公为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违抗父命,甚至以死殉情……这部戏剧留给人们的首先是对于本可避免而又未能避免的悲剧结局的遗憾,也是对人类社会和人类本性当中的必然性悲剧因素的思考。

材料二:《人间喜剧》以资产阶级的发迹与封建贵族的没落为“中心图画”,充分描绘了围绕这一阶级变动所引发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化,淋漓尽致地展示了金钱如何成为主宰一切的力量,如何腐蚀人的灵魂、捉弄人的命运,以及人们对金钱的渴望、追逐和争夺。


(1)据材料一指出《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这一精神是哪一运动的产物?这场运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人间喜剧》揭露的社会现象及这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文学作品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
2023-12-13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