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题型: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2195379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较西周发生了很大变化。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同样也表现在学术文化领域。各国君主出于政治需要,对各家学派基本上能采取较为公允的态度,由此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指出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小红同学认为,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相似题推荐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以后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决定其发展方向。以后2000年中国古代文化学术发展的道路、特点及其中的各种问题、思想(除了佛学的传入以外)都可以从百家争鸣中追溯到其源头。

——摘自张岂之总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是什么?他的言论被整理成什么著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意义。在这个时期,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是哪一学派?
(3)指出材料一、材料二共同主题。
2022-01-06更新 | 43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百家争鸣

材料   百家争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内在原因。春秋战国之前,教育就已经实现了发展,但是教育权却集中在官府手中,只有少数贵族能够接受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育下移,典型代表就是孔子,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为百家思想的兴起提供了人才基础。稷下学宫等学术争鸣团体的出现,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平台,造就了一批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例如荀子和韩非子等。当权者也没有实行文化领域里的专制政策,而是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自由的学术氛围。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数学、农学等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拓宽了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百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自然技术方面的基础。

——摘编自韩丹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春秋战国之前,官府垄断教育。(     )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家。(     )
③稷下学宫是官办高等学府。(     )
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加强了文化控制。(     )
(2)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022-04-21更新 | 57次组卷
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商朝的文化是一个灿烂的文明,是我国有文字可考信史的开始。

——百度百科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百度百科

材料三 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朝,即所谓进奏院状,作为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进奏院状主要涉及皇帝的活动、诏旨和官吏的任免,臣僚的奏章,至于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信息,则并不多见。

——中华传媒网

材料四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英国学者李约瑟

请回答:

(1)请举一例说明材料一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哪一个学派的思想在战国时期比较受统治者推崇?受推崇的理由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唐代以来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与我国古代哪两大科技发明密切相关?

(4)据材料四,请用史实支持作者观点?

(5)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文化史。上述璀璨的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风貌?

2019-03-02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