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1 题号:220686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这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很少见的。”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巴尔代拉

(1)材料一体现的是我国的哪一政治制度?它的建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材料二


(2)请依据材料二指出这次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

材料三   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3)材料三的这段描述说明了什么?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图B
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

材料二

                      开国大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从此,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摘编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时,《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但是当时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还不成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于19532月公布了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的逐步召开,选举产生了560余万名基层人大代表,16680名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人大代表以及1226名全国人大代表。1954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材料一图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为代国歌;以____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此次会议还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图B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____制度正式确立。
(2)材料二图中历史场景发生于哪一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什么?
2024-04-06更新 | 28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九年级教师组织学生围绕“长城”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   【观看地图辨识地理方位】

任务二   【阅读材料解释历史情景】

《义勇军进行曲》在电影放映后迅速成为中国最流行的抗日救亡歌曲,歌中唱道:“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王雁《论长城国家象征意义的形成》

19499月,……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任务三   【认知教材挖掘概念寓意】
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5钢铁长城
16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7外交事业的发展

——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目录

(1)结合所学知识,图1中秦“长城”的西起点位于今天哪个省份?从经济生活方式来看,明长城处于哪一连接线上?
(2)找出《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你认为与“新的长城”最具关联意义的词语,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会议”指的是哪个会议?
(3)对材料中“钢铁长城”这个概念你是如何理解的?综上所述,请你说说长城的寓意有哪些?
2024-05-22更新 | 21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末,著名民主人士张元济重游中南海勤政殿,不胜感慨地说:“与这个勤政殿一别已52年了,想不到(我)以衰老之年,能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自己能够参加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真是荣誉极了,高兴极了。”

材料二: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历史的耳畔,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四: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喜报频传。


(1)材料一中“这个人民的协商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这个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为了改变材料三中毛泽东感慨的现状,我国政府编制了什么计划?这一计划的发展重心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各一例即可)
2021-07-05更新 | 3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