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 题号:22068636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时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什么?
(4)概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图示完成表格内容。
A______B________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说千年古国得以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三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4)材料三反映出西汉前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这一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2020-01-10更新 | 24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探究中外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进程和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思想篇】

(1)识图后请把三个人物分为两类,并说明划分依据【政治篇】

(2)根据图四指出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图五中的人物对这一体制的中央机构是如何改革的?

【改革篇】

材料一北魏初年,有个姓拓跋的人穿鲜卑的衣服,说鲜卑话,曾担任“白鹭官”,没有俸禄,但战争中掠夺到的财物可以归己。若干年后,他的后人已改用汉人的“元”姓,担任的官职是太尉,有规定的俸禄可以领取,穿汉人的衣服,说汉话,还与朝中的一个汉人官员结成了亲家。

材料二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

(3)根据材料一说说,出现这些变化是源于哪一历史事件?与“白鹭官”相比,其后人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4)材料二现象的出现,源于日本19世纪中期的改革的哪一改革措施?

2016-11-27更新 | 247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秦代,就有较多的石刻、木刻、器皿铸刻等传播官方的新闻性信息。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发布诏书通告天下:“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现在出土的器皿、木牍等许多文物上,都有各种方式铸、刻或戳印的这四十字诏书,当年几乎家喻户晓。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办报高潮,始于戊戌变法期间。1896-1898年两年时间里,由资产阶级改良派直接或间接创办的报刊达70多家。其中重要的报纸如《时务报》《国闻报》等,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三   在美国广播业的发展历程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通过广播发表的炉边谈话是推进广播事业的重要事件。他在1933年3月4日的就职演说中就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由于他是在白宫楼下起居室的炉边,采取了很随意的谈话形式,历史上称为“炉边谈话”。成千上万的美国人通过收音机直接听到了罗斯福总统用那亲切有力的声音形象地解释了新政的措施。广播为稳定美国人心、战胜危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广播成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功不可没”。

(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代传播官方新闻信息的载体。秦始皇“诏书”中提到了哪些历史史实?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戊戌变法期间办报的特点。分析戊戌变法期间出现办报高潮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罗斯福发表“炉边谈话”的背景。归纳概括“炉边谈话”的影响。
2024-05-29更新 | 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