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近代史 > 近代化的探索 >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194 题号:2210286
思想解放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反映,又指导了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三: 

(1)结合材料一,思考“民族革命”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政治革命”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列举一个中共在大城市发动的起义。“改变原定部署”后做了哪件事?
(3)材料三反映的思想为哪次会议奠定了基础?
(4)结合上述材料,归纳思想解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体西用”思想既是经世致用的需要,又是经世致用的产物,开启了自觉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的潮流。在自觉学习西方的进程中,洋务派一直仅仅停留在“物器”层面,加上顽固派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文化糟粕,使洋务运动思想文化的自觉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最终被新的思想文化所扬弃。

——摘编自杨正军《“文化自觉”视野下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1)材料一“中体西用”思想提出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述这一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材料二   伟大的社会变革贯穿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中,如果考察一下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先进思想理论的掌握,才为中国社会变迁展开了崭新的篇章。从中国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来看,这也是中国发展之谜的一个关键所在,这是西方人士出于其本能难以解读乃至难以接受的一个谜底。

——摘自孙力《发展的困境与文化选择的关键性》

(2)材料二提出了怎样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简述。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近代先进思想理论蕴含的时代主题。
2024-02-19更新 | 1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先后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近代化探索。
(1)请完成下面的近代化运动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四场近代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2017-05-13更新 | 50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论述题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第2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5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6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30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49条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第50条   法院之审判须公开之。……

第51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1)为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哪个政党?
(2)从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及所学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2-03-09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