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 西藏与新疆的治理
题型: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2 题号:2211034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同学整理的“清代西藏治理政策”部分笔记

笔记一笔记二
●在中央,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
●顺治时,册封达赖喇嘛。康熙时,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清代先后颁布了《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 等法律条例。
●清代统治者 在调整满汉关系的同时,十分重视联合少数民族上层。这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推进大一统有积极意义。

——整理自马大正《清代边疆治理研究》


(1)笔记二所示文物从类型上属于____(A.实物史料;B.图像史料;C.文献史料。 在答题卡上只填字母番号)。根据材料一、归纳清代西藏治理的方式。

材料二   “城市中心论”的实践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结合国情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的重大部署,这为党的乡村治理实践提供了机遇。抗日战争时期,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治上,在乡村实行民主选举,村代表会在村民大会上选举产生。农民的政治积极性空前提升,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重要作用。思想上,坚持公开宣传马列主义,还对教育机构、教育理念进行了调整,不仅提高了农民的革命意识,也培养了大批革命人才。

——摘编自龚梦《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百年演进及基本经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的特点。并指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材料三   全球温室气体大规模排放从西方工业化开始。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巨大,本应由他们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联合国报告指出,目前发展中国家每年适应气候变化所需资金约为2150亿~3870亿美元,而2021年从发达国家收到的资金仅有约210亿美元。某些国家还刻意制造绿色贸易壁垒,阻碍减排产品及技术在全球的推广,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造成阻力。

——整编自《全球气候治理需要全球合作》(《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年12月2日)等


(3)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三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三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三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未涉及”。
A.全球气候变化与西方工业革命无关。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C.发达国家对全球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和现实义务。
(4)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因素。
(5)综上,从国家治理或全球治理的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1】学习历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请你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技能解读历史,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
【图片解读——技术进步】

材料一: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图片信息,请分别指出图1工具的名称和图2占城稻出现的朝代,并概述图3纸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图示解读——时代特征】

材料二:中国古代某阶段示意图



(2)请写出材料二中①、②分别是哪个政权,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数据解读——社会发展】

材料三: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
唐朝天宝年间(742~756208040%312060%
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5500655%2900345%

——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


(3)如材料三对比表所示,人口所占比例变化反映了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
【史料解读——对外关系】

材料四:“郑和是中国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纪张骞出使西域一样,都是为中国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

——柏杨先生


(4)材料四中所说他“凿开了一个过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广大的天地”,他最远到达的“天地”是哪里?

材料五: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中国历史十五讲》


(5)材料五反映了清朝怎样的对外政策?材料五认为该政策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
【列表解读——边疆治理】

材料六:清朝治理边疆的措施(表格)

地区对新疆地区对西藏地区
措施平定噶尔丹及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反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6)根据材料六,归纳清朝治理边疆的有效方略或方式。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2023-01-16更新 | 109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文物中的历史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1)将上列文物按出现时间的先后排序。(填字母)
     )→(     )→( c )→(     ) →( A)→(     
(2)以上文物反映的共同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E 所处时期的主要时代特征是什么?
(4)仿照以下示例,从A、B、C、F中任选一个,仿写句子。
示例∶图D所示的文物,既能证明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发展情况,也能反映西汉与西域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交往情况。
图_______所示的文物,既能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1-25更新 | 146次组卷
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摘编自岳麓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   大事年表



(1)材料一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试分析该政策的作用和弊端。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
2020-08-26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