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秦朝的兴衰 > 秦王扫六合和中央集权的建立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21135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皇帝制度是秦始皇的首创。(     )
B.秦始皇又在地方开创了县制。(     )

材料二   汉武帝即位(前140年)后开启的尊儒活动失败,公元前136年—前124年3次大的尊儒活动取得成功,并兴办太学;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3年,对匈奴开战;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同年颁布推恩令;公元前124—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连续4次大战匈奴;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同年实行盐铁专卖;公元前118年,统一货币;公元前112年,削夺106个列侯的爵位。

——摘编自杨生民著《汉武帝传》


(2)根据材料,分类整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四方面的措施,在四方面措施中,分别选择一个史事绘制时间轴,并分析这些史事之间是什么关系?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秦皇、汉武相同的治国理政措施?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封建,行郡县,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皇权、贵族、官僚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影响政治局势的三种力量,皇权更希望与官僚,而不是与贵族结合。秦帝国废封建,行郡县,弃周政,用官僚,于中国政治制度进步的历史贡献是明白无疑的。

——崔助林《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的治国思想探析》

材料二   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图。


材料三   英国人大都由当事双方或者几方经过相互协商和妥协让步来解决。这样,从盎格鲁·撒克逊时代开始,经过深厚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一种务实与妥协的传统。在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务实与妥协的传统起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英国近代民主政治沿着一种渐进的模式不断发展,并且成为许多“后发”现代化国家仿效的模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与妥协》

材料四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剑鸣 《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1)材料一中提到的“废封建”是指废除了什么制度?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秦朝实行了哪一地方行政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汉初期中央面临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国王之间的妥协对英国产生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宪法依据哪一原则进行设计?
2023-08-04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行省是元代开始的一级行政区划。它的确立是我国行政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元朝的行省实际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故它的权力相当大。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

——《中学历史教学史料汇编》

材料三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金奔巴瓶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图示中“地方官制”对应的制度。该制度的实行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元朝行省的职能。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有效管辖的措施。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些地方治理的制度创新产生的作用。
2020-06-19更新 | 55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面的探究问题。

材料一   丞相王绾说:“现在天下初定,应该实行分封制。”廷尉李斯说:“不行,当初周朝就是因为实行分封制,使诸侯的权力过大,才造成了长年战争的局面,现在应该实行郡县制。”他们都说自己的建议好,向秦始皇推荐。

材料二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游各地时遇到的麻烦。

麻烦一: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了以前韩国的地界,路边设有很多路障,而且秦始皇的车子太宽,难以通过。

麻烦二:到了原楚国的地方,秦始皇一行进城后发现,语言文字都不通。

麻烦三:秦始皇的一名亲近卫兵在咸阳做了一条长裙。到达原来的齐地后又让当地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长裙。但当取货时,他发现做的竟然是“超短裙”,而且付的钱店主也不接受。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建立之初对哪一问题的争论?秦始皇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秦始皇是如何在全国范围内解决材料二中麻烦一的?
(3)根据秦始皇的规定,统一文字后,人们使用什么文字才算规范?
(4)秦始皇是如何解决麻烦三这个问题的?
(5)综合上述各个“麻烦”的解决措施,秦始皇的这些办法有什么作用?他推行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021-11-13更新 | 2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