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现代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改革开放 > 乡镇企业的崛起、国企改革 > 民营企业的勃兴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211694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雅戈尔和众多民营企业一道投身市场经济;上世纪80年代,许多初创 的民营企业缺技术、缺销路,宁波当地党委政府伸出援手,带着企业家到上海寻商机、谈合作;1993年,在各级部门支持下,雅戈尔又成为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在李如成看来,40多年来,雅戈尔从2万元起家到市值超过300亿元,离不开广阔的市场机遇,也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持续滋养。

材料二   过去,服装、家具、家电等“老三样”大量出口、走俏海外。如今,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光伏产品等外贸“新三样”扬帆出海、叫响全球。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合计出口同比增长41.7%,表现十分亮眼。时代在变,我国产业升级的脚步始终如一。从“老三样”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换发新生机,到“新三样”凭借新技术、新产品脱颖而出,收获竞争新优势,中国制造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定前行。

——人民日报刊:《“老三样”焕发新生机,“新三样”展现新优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雅戈尔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老三样”到“新三样”,体现了经济怎样的发展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张謇据《易经系辞传下传》“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语,把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表明办厂符合“天地之大德”,利国利民。他在为纱厂拟定的《厂约》中,也明确指出:“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于此可见,张謇办实业,一开始就包含着救国、为民的崇高目的。

材料二   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过渡时期。我党经过充分酝酿,于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核心是“一化三改造”。从1953年开始,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成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经历了统购统销、加工订货、公私合营等阶段。

材料三   8月22日,全国工商联在青海西宁发布了《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报告》,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7212.02亿元的营业收入再次蝉联榜单之首。海航集团、苏宁控股分别以6182.93亿元和6024.56亿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二和第三位。中国民营企业家,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财富,安置了就业,建立了市场,发展了竞争,推动了改革,繁荣了社会,创造了不朽的业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体现了中国人的创造精神。


(1)依据材料一,张謇创办实业的目的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实业,举一例。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目的是什么?主要的改造方式是什么?改造中实行的创新举措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民营企业做出了哪些贡献?你如何看待民营企业的发展?
2021-03-30更新 | 3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一包瓜子,折射中国经济变革的伟大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7年,年广久跟着一位老人学会了炒瓜子。从此,他开始卖起了瓜子,但是在当时的经济体制下,这还是个有风险的生意。瓜子属于统购统销物资,由供销社统一控制,通常只有到过春节时,人们凭票才能买上一两斤,平常根本吃不到。这就给年广久这样的小商贩提供了机会,年广久开始学会了把瓜子装成小包,藏在大衣兜里到人群中偷偷卖。“管理的人来了,我就走,人走了,我又来。”

——“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九去世《新安晚报》2023年1月13日

材料二   党的十二大以后……农村改革在巩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改革的重点逐步转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由试点发展到全部铺开,其它领域随之迈出改革步伐。……随着各方面改革的陆续开展和推进,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被冲破,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革与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年广久写给邓小平的信(节选)

敬爱的小平同志:
您好!
我们是安徽芜湖“傻子瓜子”的经营者,今年年初,您在南巡中讲到了我们“傻子瓜子”,我们感到好温暖、好激动。您是对全国人民讲的,但对我们更是极大的鼓舞。光是今年下半年,我们“傻子瓜子”就新建了13家分厂,生产了700多万公斤瓜子。从经营“傻子瓜子”以来,我们已向国家交纳了200多万元的税,向社会提供了40多万元的捐赠。但我们还要兢兢业业地继续做“傻子”,为顾客提供更多味美可口、价钱公道的瓜子……
傻子:年广久
1992年12月30日
(1)材料一中“当时的经济体制”指的是哪一经济体制?材料反映了这一体制下生产生活存在哪些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3)概括材料三中以“傻子瓜子”为代表的民营经济的主要贡献。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92年的哪一次会议提出的什么目标推动了中国经济变革的进程。
2024-04-30更新 | 5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国企业自诞生起,即以兴国、护国、荣国为己任,助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荣氏企业的发展是这一历程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年至19228年间,荣氏兄弟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自1919年到新中国成立,荣家先后开办了无锡公益工商中学、上海中国纺织染工程学校、江南大学、上海中国纺织染专科学校等,同时增设分设许多专业系统,约培养高级人才1200多人。


(1)荣氏兄弟的面粉产业属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哪一事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些产业“从1914年至1922年发展迅速”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上海解放后,荣氏企业面临困难,国家通过发放贷款、供应原料、收购产品委托加工等方法,对荣氏企业予以大力扶持,实现了新的复苏。荣毅仁在1954年向上海市人民政府率先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____(方式),这一举动为上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工作起了积极带头作用,“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得来。


(2)试写一例解放前造成荣氏企业困难的战争因素。根据材料填写空格处内容。

材料三   1979年荣毅仁在邓小平的倡议下成立中信集团。自成立以来中信集团坚持开拓创新,通过吸收和运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国际上科学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取得了显著的经营业绩。


(3)中信集团成立于哪一历史性决策的实行之下?
(4)综上所述,写出企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3-02-16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