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 > 中华文化的勃兴 > 百家争鸣 > 孔子
题型: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 题号:22160014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材料三: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四: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材料一中图一人物是谁?,分析图一人物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原因是什么?图一和图三的两位人物在治国主张方面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3)材料四中汉武帝听取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4)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什么趋势?

相似题推荐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让我们回顾这方面的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   ……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材料三   某同学做的复习笔记,如下表格

学派名称代表人物主张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
儒家孟子仁政
道家庄子独立人格
法家“以法治国”


(1)材料一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它体现了这个学派的什么核心思想?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3)认真阅读材料三表格,结合你所学知识,在①、②处的正确答案分别是什么?
2020-03-08更新 | 19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某校七年级历史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资料搜集和整理,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探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技术变革篇】

材料一



(1)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与前代相比得到较大发展。结合上述图片,请说出促进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制度变革篇】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


(2)结合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两项措施,并概括指出商君变法的作用。
(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百家争鸣篇】

材料三   先哲:第十三届孔子学院大会公布数据目前我国已在15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学员总数达187万人。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他在教育上提出什么主张?
(5)汉武帝哪一措施使他的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6)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得到了发展和传承,请写出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2023-11-13更新 | 22次组卷
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四川成都出土的东汉画像砖《讲经图》,所说的“经”是指“六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最早兴办太学的皇帝是谁?当时太学设置在何处?
(2)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是孔子,作为教育家,他对古代教育有哪些杰出贡献?(两点即可请列举你所知道的他的教育名言1条。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谈谈这句话对你处理同学关系有何启示?
2020-02-21更新 | 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